道教門派續三(2/4)
光明殿,復從惠遠謨受法,為御前值季法官。
乾隆十四年(1749)回蘇,奉婁近垣之命,往龍虎山領迎華院教事。
乾隆四十一年(1776)請假回蘇,次年主席玄妙觀方丈。禱雨祛邪,頗著應驗。
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張資理后之傳達室代不詳。《諸真宗派總薄》載此派之
“派”字,在
“辰”字之后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諸真宗派總簿》時,已傳四十余代。
玄教:玄教本為朝廷對道教的通稱。元代皇帝以張留孫掌玄教院,形成一個以玄教道官直接布道的教派,可視為道教龍虎山支派。
創始于元初,創始人張留孫。張留孫(1248—1321),字師漢。
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幼從伯父張聞詩學道于龍虎山上清宮。后以所學游江淮。
至元十三年(1276),隨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赴闕,留侍闕下。
次年,因為昭睿順圣皇后之疾祈禱有驗,命為上卿,賜寶劍,敕兩都各建崇真宮以居之。
至元十五年(1278),賜號玄教宗師,授道教都提點,管領江北淮東淮西荊襄道教事,佩銀印。
此后,
“寵遇日隆,比于親臣”。所封教職也不斷提高,至仁宗延祐二年(1315),晉銜為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大真人、領集賢院道教事。
(見袁桷《玄教大宗師張公家傳》、吳澄《神德真君張公道行碑》等)從作玄教宗師起,他就不斷從龍虎山選調道士(前后幾十人)至京師,或委以京師道職,或派至各地任各級道官,從而以他們為骨干,逐漸組織起一個規模龐大的教派,即龍虎宗支派——玄教。
玄教在幾十年的發展中,組織規模是很大的。其宮觀除少數在北方外,大部遍布于南方。
計有:鎮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揚州路、平江路、龍興路、撫州路、臨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臨路、惠州路等。
約當今之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省區。該派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組織領導體制。
其最高首領是玄教大宗師,居大都崇真萬壽宮,負全教指揮之責。其副手是玄教嗣師,輔助大宗師工作,又是日后大宗師的合法繼承人。
大都崇真萬壽宮設提點一職,協助大宗師處理日常事務。大宗師之下,設江淮荊襄都提點,為大宗師指揮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
其下的各級地方組織,根據元代行政區劃進行設置,行省設都提點,路設道錄、道判,州設道正、道判,基層各宮觀設住持、提點、提舉。
玄教從成立至元末,承傳五代掌教。第一代張留孫,掌教四十三年(從至元十五年作玄教宗師算起),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逝世,傳給第二代吳全節。
全節掌教二十五年,于至正六年(1346)逝世,傳給夏文泳。文泳掌教四年,于至正九年(1349)逝世,傳給第四代張德隆。
德隆掌教約五年,于至正十四年(1354)傳給第五代于有興。于有興掌教至元亡。
玄教大宗師之承傳,逐漸形成一套制度。第一,除第一任掌教張留孫為元世祖任命外,其后幾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提名,先作嗣師,待前任掌教逝世后,由皇帝降
“璽書”加以任命。第二,歷代繼任掌教在接任時,皆須以張留孫遺留下的大宗師印和寶劍(原為皇帝賜張留孫者)相承傳。
作為傳承憑證和教權象征。玄教雖是由龍虎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但卻自成體系,對龍虎宗天師有豐當大的獨立性,即它的的教務真接受命于玄教大宗師,而不直接受命于龍虎山上清宮和天師府。
玄教之信仰和所習方術,呈雜采兼收特點。除主要承傳天師龍虎宗之符箓、咒術外,兼習神霄、清微、天心雷法,也兼習內丹術。
在道教理論上的建樹很少,僅吳全節所著《靈寶玉鑒》,現尚存于《道藏》。
玄教存在的時間雖不長(至元亡而解體),但它卻對諸符箓派合為一個大派正一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方面,玄教大宗師長期居住大都崇真萬壽宮,有如江南道教首領歷代天師在京的常駐代表(歷代天師除被詔命去京師外,常年居龍虎山),江南眾多道派的不少事務,往往是通過玄教大宗師解決(有些須請示天師)。
玄教大宗師對于溝通江南道教與元室的關系,溝通道教各派之間的關系,加強各派的團結,促進正一道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玄教組織的發展,又大大增強了龍虎宗的力量,為正一道的形成,作了必要的組織準備。
新武當派:清微派支派。由元代武當山道士張守清開創。據元程巨夫《均州武當山萬壽宮碑》,張守清,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縣)人。
幼習舉子業,長作小吏。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十一,去武當山出家,拜本山道士魯洞元(曾參訪全真道尹志平)為師。
洞云死后,率領道士修道路,建宮觀,開荒種地,頗多建樹。某年,又從本山道士張道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