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章 齋心(1/1)
道教內丹修煉認為,在入手之前和煉丹過程中,都要注意齋心,也就是要潔凈身心,這樣才能為修煉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莊子講的“心齋”,李西月講的“調心”,李道純講的“正己”,劉玉講的“凈明全真”,都說明了這一點。圍繞這一中心,道教總結了一系列為內丹修煉服務的齋心理論與方法,如尊道貴德、清心寡欲、凈明全真、積功累德等,并且這些理論與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道教義理的完善而不斷深化。道教內丹修煉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修得肉體大羅金仙,與道合體,內體于道,外顯于德。這種道德觀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與社會倫理相融合,最終形成了道教內丹修煉的倫理思想。這些思想除了道教本身的義理外,甚至還包括儒家的三綱五常和三崇四德。難怪大多修煉之人都十分強調五倫八德,就是說男子修煉要講三綱五常,女子修煉要講三崇四德。
人來到凡塵世界后,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欲望。對于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所以道教強調“清心寡欲”“遣欲坐忘”,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澹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以致于忘心。莊子曰:“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見《莊子·則陽》。即是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狀態。這時人的心情十分平靜,沒有絲毫雜念。即清靜寡欲。達此地步,人體純靜,“慧心明鑒,智體無疵”。
“清靜”和“無為”是兩頗相類似的概念,同時,它和“寡欲”也有著一定的聯系,他們都是道”地部分表現。在后來的道教中常以它和“無為”或“寡欲”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欲”。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個與它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并且還有著相生相化的關系,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于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么區別。那么誰能除盡后天的七情六欲,蕩盡塵俗的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地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據《道德經》第十五章文意譯。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教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種清靜功夫,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里。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對此?!肚屐o經》則說得更直接了當,它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敝赋觥扒濉焙汀皾帷笔恰暗馈北憩F出來的兩個不同側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地形態;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后者必須服從于前者,因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修煉生活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边@里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應常靜”就是“清靜”的最高境界,同樣也是修煉的最高境界。
“常清靜”在道經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見于空”,并且“觀空亦空”,最后達到“湛然常寂”。然而,這里所說的“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當無為。老子所說地“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的真正的宗旨。“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