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佛法(1/1)
佛家由于其教義主張與世無爭,把著眼點放在跳出六道輪回歸向西方極樂世界的至高目標上,故而是出世的。也就因為這個緣故,雖然佛家也有所謂養生之法,也有所謂“醫方明”,然而這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自度度他、普渡眾生的權宜之計而存在。因此之故,比起儒、道兩家,佛家主觀思想上的養生意識遂遠遠落在儒、道兩家之后。
佛家勤業的手段多種多樣,他們一心禮佛誦經之外,還在思想上修習禪定,生活上厲行戒律。而正是這種誦經禮佛,禪定持戒,在客觀上吻合養生的原理。小乘、大乘佛教雖然大講人的**為四大假合、無常、危脆、不凈,不可能長生不死,以破除人們對**與現世的貪愛執著,一方面又要修行者注意調養身體,謂“身為道本”、“身安則道隆”。密宗的無上秘密瑜珈則更強調身體為“道之根本”,以修身煉氣為修密乘的基本功。所以佛家雖不以長生不死為修習宗旨,但自古以來,享有天年的高僧卻為數不少,可說是比比皆是,其修持方法在客觀上有養生延年的作用。
佛教分為“三乘”小乘、大乘、密乘、“二門”顯門、密門。大小乘和顯門的養生修煉方法大致有:禪定、絕欲、勞動、念佛、吃齋等。密乘和密門則較多談延壽,其養生修煉方法亦較多,大致包括:修長壽的本尊法,專門用來延壽的咒語,結手印,氣、脈、輪、明點修持法,修數息、瓶息,觀想補養、大禮拜、圣字功、金剛法以及六成就中的拙火、幻身、夢觀等。
禪定,修習禪定能夠祛病治病,禪定達到“止”的狀態,能使人得身心“輕安”----輕快安恬,享受到一般人未曾嘗受過的幸福安樂;禪定還能使人心“調柔堪能”。即增強心的自主性,能自控情緒,能涵養道德,陶冶性情;禪定亦可以作為直觀身心世界奧秘,把握宇宙“真實”的途徑,“因定生慧”。定能生慧,這也是佛教修習禪定的主要目的。
大小乘地禪法主要有三類: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按佛教的觀點,氣功等養生修煉僅屬“世間禪”,未能把超越現實人生的“出世間禪”作為追求目標。佛教徒修禪定的目的,是得智慧、斷煩惱、“了生死”。至于治病、健身、延壽乃至得神通,不過是修習禪定的副產品。
禪定地門徑方法是“修止”。這是現今氣功界靜功一類最常用的入靜法。禪定的法要是三調,即調身、調心、調息以及糾偏之法。禪定的準備條件是“戒行”,強調“戒為定基”,修定者必須首先遵行一定的宗教道德信條。不行損他利已之事。從修煉方面而言,氣功與禪定的共同點,主要在于修“止”。不同點主要在于修“觀”。
本尊法與延壽咒,這是密宗的特殊修法。本尊修持法亦稱“人佛合一法”。“延壽咒”則是密宗“三密”之一的語密內容。密宗認為佛教的區分主要在于顯宗與密宗之上。顯宗為外門,密宗為內門。如從外門進入,抵達彼岸或解脫,需要走漫長地歷程,花費數代人的精力;而從內門進入,抵達彼岸或解脫,其速度十分快捷,只需花費一生時間。即可“即身成佛”。但走這種途徑僅靠修持者自身的力量是無法獲得成就地,還必須憑借外部力量,如人佛合一法,即本尊修習法,即是借助外部力量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具體修法與氣功界的觀師默像相似。密宗的天上瑜珈部有“彌陀長壽合修法”,即要想長壽,也可借用“人佛使一”的力量觀修無量壽佛,以此來“帶功”,達成目標。
密宗的大部分咒語是一連串的真言。沒有本義或至少是沒有大家可以根據咒語(真言)的安排而發現的意義。因此,念誦咒語只須注重音聲,不必究其意義。也就是說,用不著運用思維,只須堅定信念,專心致志地念誦,即可達到目地。從氣功的角度來看,持誦真言,無疑是一種較好的入定法。真言之義。多以空、不生、成就誓愿等為本。反復念誦時能起自我暗示的作用,使人漸漸入定。面對持咒有素者來說。含有實現愿望意義的真言,又成了他有效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