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鐵城陷落(1/3)
劉光首先跳了起來:“大將軍,怎么能投降北兵?我們奮戰了這么多年,死了這么多人,那不全部白死了?決不能投降,就是拼殺到最后一個人,也要和北兵戰到底!”不少將軍紛紛附和。劉光用手捅了捅旁邊的王勁松,但王勁松卻低著頭,始終沒有說話。
王磐松靜靜地看著這些將軍,等大家伙吵得差不多了,他終于開口了:“王某和眾位將軍守衛襄陽已達六年,從未有過棄城的心思。但如今,援軍已撤,李知廷大帥含冤被貶,而那個罪該萬死的范虎卻只是被降了一級,到廬州改任知府去了。朝廷如此作為,我們不可能再得到任何援助,就憑眼前剩下的這點兵力,還能守得了多久?大家也都知道,北兵破城后會屠盡城中老幼,我已得到北兵統帥的保證,我們若停止抵抗,北兵會保證我們守軍和百姓的性命。王某并非貪生怕死之輩,也不是為了自身打算,為了無辜的百姓,就讓王某來承擔這個罵名吧!”頓了頓,他繼續說道:“人各有志,愿意留下來的,王某以自家性命擔保各位的安全,不愿意留下的,悉聽尊便,但要留下印信、武器。”
王磐松說完,廳中寂靜無聲。少頃,劉光站了起來,“我不投降,大不了一死,還有誰不愿意做叛將的,我們一起走!”說完,就徑直往外走,隨后有幾個將軍站起來跟著出去。徐坤的眼里布滿殺意,右手摸向了左手的袖中,張岳知道他在衣袖里藏有袖標,那是他苦心練就的獨門暗器。張岳用眼神制止了徐坤,因為他看到了埋伏在四周的親兵和王磐松眼里露出的殺機,他給令坤一個眼色,兩人起身往外走,郭攀猶豫了一下,也跟了出去。
第三天一大早,隨著吊橋緩緩放下,襄陽城門慢慢打開,王磐松率領著所有守城將軍走出城來,向阿術呈上了大將軍印綬,堅守了六年的襄陽正式淪陷。
王磐松陪著阿術走向大將軍府,當其路過劉光家門前時,只見大門洞開,屋內橫梁上掛著大大小小十幾具尸體,在蕭瑟的寒風中蕩來蕩去。劉光和家中老小寧死不降,全部自縊身亡,阿術微微皺了皺眉頭。面對昔日并肩戰斗的兄弟如此剛烈,王磐松和其他將領心下無不駭然。進得將軍府,阿術好言安慰眾位降將,王磐松得到重用,任統領,其他將領都被任命為副將、準備將等職位,守軍則按照北兵的軍制進行改編。人心逐步安定下來,但原來守軍中有些人不愿意為敵人賣命,選擇了逃亡,這些原大杭國的將領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處置。
張岳三人趁亂逃出城,張岳不相信王磐松所說的李知廷被貶,決定去援襄軍的大營一探究竟。這次路上倒不用躲躲藏藏,因為襄陽已降,包圍的北兵都撤圍了。當他們趕到李知廷的大營時,已經只剩下一片人踩馬踏后的空地。
原來,范虎從龍偉洲倉皇撤兵導致襄陽打敗后,深知這次罪責難逃,思前想后,決定拿李知廷當擋箭牌,于是立即修書一封給吳道,把失敗的責任推到了援襄軍統帥李知廷身上,污蔑李知廷駐軍不前是圖謀不軌,而自己則在擺脫了李知廷的控制后,積極進兵,途中遭遇惡劣天氣,他臨危決斷,這才保全了軍隊,云云。在朝廷上,老奸巨猾的丞相吳道巧舌如簧,極力為范虎辯解,要求將圖謀不軌的李知廷處死,范虎不但無過,反而有功,大部分朝臣都是吳道的黨羽,見丞相如此,紛紛要求嚴懲李知廷。了解實情的兵部尚書等少數幾位正直大臣仗義執言,據理力爭,最后才保住李知廷免于處死,但還是被貶。就在張岳當初離開大營去往張家莊的第二天,李知廷就被撤職,援軍全線撤退。
一代堅決抵抗外敵入侵的名將竟落得如此境地,怎不讓人唏噓、憤慨!“吳道這個奸賊就是當世的秦檜,必須除掉。”徐坤抬頭仰望,面無表情,天上一片很大的烏云將冬日的太陽嚴嚴實實地遮蔽起來,天地間頓時陰了下來。
“朝廷如此黑白顛倒、是非不分,這仗沒法打了。”郭攀的話里透著心灰意冷。
張岳沒有說話,他靠在一棵樹上閉目沉思。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卷過蒼茫的大地,荒蕪的土地下不知埋著多少不屈的忠烈和慘死的冤魂!寬闊的漢水波濤滾滾,永不停歇,就在這條江里,流著他父親、叔父和數不清的大杭將士、百姓的鮮血。他該怎么辦?良久,他才睜開眼睛,斬釘截鐵地說道:“仗必須打下去。先殺范虎,再除吳道,為國除害!”
張穆和徐葭一路往襄陽而來,快到襄陽時,兩人提高了戒備,思謀著如何穿過北兵的封鎖線。但都看見城門了,仍然沒有遇到北兵,走近一看,只見城門大開,城頭上插的全是北夏國的旗幟,在呼嘯的北風中咧咧作響。城門前的守衛也都不是大杭國的軍士。難道襄陽已經失陷了?兩人面面相覷。恰好有個路人過來,張穆趕忙過去詢問,才得知兩天前襄陽守軍將領率領全部守軍舉城投降了。兩人大驚失色,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商議一番后,決定還是到城中去打聽,但走近城門時,發現守兵對進出的人都要盤查、搜身,他們身上帶著武器,肯定會被搜出來,只好作罷。
無法進城,就只好往回走。張穆見路旁有個小店,就走了進去,店小二熱情地招呼兩人,說襄陽被圍了這么多年,他的店不敢開,開了也沒客人,今天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