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重逢(1/4)
?蕭山離開京城,本欲往北,前往鎮江去投韓世忠的舊部。在途中休息時,翻開岳飛留下的那一疊手稿,一看之下,心潮澎湃不能自抑。
那手稿果然如韓世忠所說,絕非一般的普通兵法,而是岳飛從軍數十年,小大二百余戰的詳細記錄。從他當日在相州跟隨劉浩的軍隊勤王,到后來的大軍北伐,無一缺漏。不僅有遭遇十多名小股金兵的戰斗記錄,也有評定內部叛亂的詳細細節,還有十萬大軍如何調度,都寫得清清楚楚。
其中沒有一處說兵法云如何如何;只是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如何發現敵人,如何組織戰斗,如何追擊,為什么又不追擊。說這是兵法,倒不如說這是一本宋金交戰的戰例集合。
每一次交戰的時間,地點,部署方式,兵力運用,事前的謀劃,中途的變故,和最后的結果都有。
蕭山記得很清楚,當年他念軍校的時候,學校所發的教材中,也有一套類似的戰例。而教官在教授這些戰例的時候,一翻話讓蕭山記憶尤新:戰爭理論,要和實際結合才有用。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指揮官,必須要掌握至少兩百個戰例。我們要培養的,不是搞戰爭理論的學者,而是真正能夠指揮戰斗的軍官。認真的研究并掌握這些戰例,會讓你們區別于那些紙上談兵的理論家。
岳飛的手稿,一開始寫的還是工整小楷,到了后面便成了行書,想必是他自己也感到了時間的緊迫,想要多留下一些東西。
每一次戰例,上面都有時間,地點,周圍地形的標注。蕭山對于中國地圖雖然不陌生,但是其中經過一千多年的變化,很多的地名都有所不同,而且山川亦有改道。
他在中途的時候,便已經改變了主意,想要去岳飛所講述到的這些地點,親自去看一看。現場去體會一下,這位不世名將,在不同的地點,面對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敵人,是如何應對的。
說干就干,蕭山并沒有直接去鎮江,而是偷偷的渡江,沿著岳飛手稿中第一篇所在的地點,去現場觀摩了一下。
他心中有了這個主意之后,便沒有再繼續翻閱手稿,而是抵達某一處之后,先去觀察拿出的地形,又在心中琢磨該在那些地方安排哨卡,等到自己在心中安排好之后,就對照岳飛留下的手稿,看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和岳飛所觀察到的內容有哪些不同。為什么他會在自己想不到的一些地方布置哨卡。
然后又根據岳飛所描述的敵人兵力,自己現在腦海中過一遍,如果是自己身臨其境,會如何選擇,是跑還是打,是突襲還是圍攻。
等到自己在心中琢磨好以后,便又去拿著岳飛的手稿來應證自己的想法,再琢磨為什么他會這樣做,而自己為什么選擇的是不同的方式。會不會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如此他一邊行,一邊看,直轉了大半年,從汴京城到江西,從江西到福建,又到鄂州建康等地。他越看心中對岳飛越是佩服。有很多次的戰斗,在蕭山看來都是必敗之戰,若是他的話,他是決不會去迎敵,而岳飛竟能夠在逆境之中,憑著自身的勇猛和鼓舞起來的士氣化險為夷,這絕非常人能夠做到。
特別是在岳飛早年的戰斗中,很多次都是親自上陣,憑借出色的武藝,扭轉敗局。蕭山自問如果是自己遇到那種被上百人包圍的情形,肯定就投降逃跑沒得選了。
也就是看了這些,蕭山才深刻的意識到一個他以前有些忽略的問題——在冷兵器時代,個人的武藝,是多么的重要!
雖說戰爭拼的都是軍隊素質和國家實力,但由于戰爭技術的不同,側重點也各個不同,后世的戰爭更加強調科技的運用,在高的武藝,一顆核武器便能解決一切。單兵素質再強悍,如果有飛機輪番轟炸,就是東方不敗也只能干瞪眼。
然而冷兵器時代,軍隊士兵的個人素質,武藝,協同配合和勇猛,則是重中之重。戰場拼殺,特別是正面對敵的時候,拼死肉搏戰的幾率會很高。這個時候,如果是武藝低下,則只能夠充作炮灰。
還有一點很不同的就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極度容易潰散,岳飛也曾經遭遇過數次。在這種靠著兵餉混飯吃,所用都是刺字的罪犯和流民所組成的軍隊中,如何凝聚軍隊的戰斗力,并且在遭遇損失的時候還能夠保持昂然的斗志,則是一件難解的事情。
蕭山見到岳飛所寫,多是靠結恩的方式,和部下搞好關系,關心士兵,不克扣軍餉等。但蕭山認為這種方式凝聚起來的軍隊,其力量也是很有限的。因為只要領頭將領一替換,好不容易塑造起來的軍隊,便會非常容易變質。
只是要怎么解決這種問題,蕭山一時半會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畢竟他現在連南宋軍隊究竟是個什么情況都還沒看到。
只是有一點是很肯定的,那就是,這個時候的軍隊,絕非人民軍隊,紀律更是一團糟,從來沒有什么軍民魚水情的觀點。蕭山在沿路上所遇到的,多是百姓對于當地駐守軍隊的仇視,因為其常常擾民不說,還會胡亂殺人。但也有一點很明顯,百姓對于岳飛當時所帶的軍隊,是非常的推崇,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軍紀嚴明,決不擾民。
蕭山抵達淮西的時候,已經是當年的夏天了。他先找到了自己的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