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小寧來隊(1/2)
時間還是要回到2005年。
一紙調令,把郭凡從指導員崗位借調到了師機關,負責“塔山新聞”電視節目的籌辦。作為試水,前期先從管理內容入手,叫做“一周管理綜述”。起初目的是將散布于全師各個角落的信息化建設成果――攝像頭――拍攝到的素材進行編輯,表揚好的,激勵差的。
既然要做節目,就得要有場地、設備,要有編輯、播音,要有主持、攝像,這些都沒有。
為把第一期節目做好,在軍務科領導的指導下,崔參謀帶著大家找人才、拼設備、剪素材,吃在錄音棚,睡在編輯室,整整忙了一周才把第一期節目做好,意料之外的是,得到了首長的高度評價。
“想不到速度這么快,想不到內容這么豐富,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好。要人給人,要物給物。”首長的兩個“想不到”讓大家精神振奮,苦累煙消云散。
軍人的作風就是雷厲風行。經過不斷摸索,節目中心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套路和程序:周一、周二拍攝素材,周三寫解說詞,周四、周五錄音編輯,周六編審,周日晚全師播放。久而久之,在全師還形成了新聞效應。官兵們也樂意坐在電視機前面看看有沒有自己的鏡頭,看看有沒有自己單位的新聞或者“負面報道”,切實促進了部隊的教育和管理。有的還找到節目中心,索要錄相帶留作紀念。郭凡和大家也感到自己是對“塔山”有用的人。
“塔山電視臺”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漸入佳境。
“郭哥,現在忙不忙啊?”電話那頭是小寧的聲音。
“還行。”郭凡答道。
小寧:
“我想去一下老部隊。”
郭凡:
“歡迎呀。”
小寧:
“主要想去學一下做螺螄粉。”
郭凡:
“這活兒累呀,你在家干得不好好的嗎?”
小寧:
“不掙錢呀,生活壓力大。”
郭凡:
“我先給你聯系一下,現在不讓喝酒,螺螄粉店的生意也不好做。人家對秘方還保密,我擔心不能學到真經。”
小寧:
“我們又不和他搶生意,學完回北方做,應該沒問題吧。”
郭凡:
“老板精著呢,誰會把獨門絕技輕易示人。”
小寧:
“你聯系一下,我明天就動身。事在人為。”
郭凡:
“那行,我給你試一下,先找好住的地方。”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特色小吃,平時很受官兵青睞。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也都喜歡吃點新興的,吃點有特色的。如果小寧學會了,學精了,回到老家說不定真能賺上一筆小錢。
當地最出名的是黃氏真味螺螄粉,由黃祥瑞女士創立投資。黃氏真味品牌歷史悠久,在螺螄粉的原產地柳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獲得多項美食競賽獎項。其產品加入秘制的營養藥膳配方,制作工藝環保精致,每一道工序都嚴格細化,做到絕對的規范。其經營方式靈活多樣,不僅可以外賣經營,坐店銷售,還有更多的附屬產品,深受老百姓喜歡。相傳因祖籍是廣西的一名奧運明星去吃了以后,名氣更為火爆。
可惜,這些信息對郭凡來說,只能作為了解內容,你要去人家公司學,鬼才會理你呢?你要開店,光加盟費就不得了。
工作還必須從外圍來做。部隊里螺螄粉店最多,也不是加盟店,味道更是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官兵們吃粉都是就近原則,很少有人跑太遠就為吃個粉,時間不允許呀,所以各自的生意也都相對紅火。
最接近黃氏真味的真有一家,因經常去店里拍攝鏡頭,郭凡就打了“擦邊球”,準備介紹老板給小寧認識。
到火車站接到小寧時,發現小寧比上次見面時瘦了,黑沒黑不好區分,因為原來也不白。退伍七年了,還在尋找致富門路。農村出來的娃,門路少,靠的是靈活的頭腦、勤奮的雙手和膽大心細,最關鍵的是要有“第一桶金”,才能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環往復,把財富的雪球滾大。
郭凡在原來所呆的連隊找了一間空余的家屬房,先把他安頓了下來。
“郭哥,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吧。”小寧來不及抹去旅途的勞頓,便急著想去看看。一個生計暫成問題的人是沒有心思游玩的。況且他有強烈的致富愿望,他要讓他的家人看到他的能力,他要讓他的家人幸福,不再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累。
“好啊,不遠,就在炮團螺螄粉店,和三營挨著,守勇也在旁邊住。你們也好溝通交流,平時也有個照應。”郭凡邊給小寧安裝熱水器,邊回頭給小寧說他準備去學手藝的地方。
學手藝不是那么容易的。
小寧每天要把幾十斤重的辣椒,一粒一粒把它剪碎;把上百斤的筒骨一根一根砍斷。然后老板按配方加料,熬上十幾個小時,一鍋螺螄粉湯才算完工。一天下來,小寧的手都是麻木的,當年當兵的時候也沒這樣掏過力呀。半個月下來,他又瘦了不少。老板看他工作賣力,也是真心想做這一行,才慢慢把一些機密性的東西講給了他,有沒有全部傳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