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2/3)
如今北伐成功,復隆皇帝可以冠冕堂皇的對老百姓說這是天命所歸,但其中至少有八成的功勞是屬于李吳山的,難道皇帝不清楚嗎?
“臣之所以想要裁減兵員,一來是因為如今天下初安,已用不到這么許多的軍伍之兵,徒然彌兵耗餉已沒有必要。再者……再者也是因為臣聽到了一些傳言,不得不自證清白……”
“李吳山手握重兵”“早有割據之心”“朝廷不得不防”這一類的說法不是沒有,李吳山又不是瞎子聾子,怎么會聽不到呢?
凱旋之后我就主動裁軍了,應該可以證明我的清白了吧?
就算是皇帝本人,未嘗就沒有這樣的想法,要不然他又何必把李吳山召回來呢?
但是現在,皇帝絕對不會承認這一點,而是面帶微笑的說道:“縱是如周公者,尚且有恐懼流言之時。就算是有些人亂嚼舌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忠勇公也不必在意。朕明白你的心思,朕還想著要和你同始終呢,朕還想著與忠勇公成為君臣的千古表率呢。”
“對了,功高樓已經修建完成,這鎮國將帥自然是你忠勇公為首……”
功高樓分為兩個部分,武人當中的第一功勛當然是李吳山,而“佐國宰輔”的文臣當中,排在第一位的則是早已退休了的程園畢。
“忠勇公還記得當年之事么?”
李吳山正準備說點什么,忽然聽到這么一句沒頭腦的話。
“當年的忠勇公還是武侍講,在鐘粹宮中曾對朕談起天下田畝之事。”復隆皇帝沒有看李吳山,而是微微的昂著頭,似乎是在回憶著什么:“當年朕尚年幼,有些事情還不是很明白,也沒有看透,只是隱隱約約記得李侍講曾經說過,我大明富有四海,這天下的田畝所產本應是夠天下子民衣食所需,還會有盈余才對。卻不知為何要弄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不造反就活不下去了……”
“這幾年來,朕時常夜不成寐,總是在想這個問題。尤其是到了江南之后,曾仔細查閱過黃庫……”
所謂的黃庫,就是大明朝的“數據庫”,興建于洪武年間,位于玄武湖畔,里邊儲存著大明朝的各項數據和詳細資料。
“我大明蓋有丁數五千七百萬,生民數應有一萬四千萬,就算是再加上番籍和奴籍,一萬六千萬人口已經算是多的了……”
大明王朝的人口統計數字,只包括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丁壯數量。雖然缺乏一個總的人口數字,卻能夠用丁壯數字得出一個大致的總人口數,約莫也就是一億四千萬。按照傳統,西南一帶的少數民族不是統計范圍之內,也就是朝廷說的藩籍,另外還有部分賣身為奴者同樣不統計,這就是奴籍。但這些不在統計范圍之內的人口終究是少數,直接加兩千萬上去已經很寬裕了。
這個大致的數字,是崇禎三年統計出來的,在這二十年的時光當中,因為曠日持久的戰爭以及其他的天災人禍,人口數量會減少很多,絕對到不了這個數字。
雖然人口會減少,但土地卻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減少,因為南方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對于土地的開墾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田畝數應該是持續增加的才對。
“我朝共有稅田二十二萬萬畝,其中一等田八萬四千萬畝……”
所謂的稅田其實就是私田,不包括宗室和勛臣以及功名者不納稅的那部分田產。
李吳山怎么都沒有想到,這位大明天子竟然會做如此細致的統計工作,這太出乎預料了。
“北方的上等田產谷三石七斗,折米三百四十斤。下等田產谷三石一斗,折米二百八十七斤,稷粟之類不計……”
復隆皇帝算了一筆細賬,把南方和北方的糧食產量計算的清清楚楚,而且只是計算的主糧,至于說黑豆、蕎麥和其他的雜糧根本就沒有計算在內。
北方本已可以做到兩年三熟,干脆按照一年一熟計算,而南方則統一按照一年兩熟計算,這已是一個非常保守的計算數字了。
得出的答案就是:大明朝田地之中出產的糧食,平均分攤下來,每個人應該有七百多斤甚至八百斤的的主糧保有量。
一個正常人男子的一年的糧食消耗量幾乎是固定的,四百五十斤主糧應該是足夠的,再加上菜、蔬、瓜、果,以及許許多多的雜糧作為補充,這個數字肯定可以維持一個正常人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有兩三百斤的結余。
一個人就有兩三百斤的糧食剩余,一個普通的四口之間每年就應該剩下一千斤左右的糧食。
雖然還要納稅,但大明朝的田畝稅其實一點都不重:這算下來,每畝只有九斤多一點兒,一個四口小康之間的納稅總量也就是二百來斤而已。
要照這樣計算的話,從崇禎三年到現在,二十年的時光當中,朝廷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新建、擴建倉庫。因為大明朝的開支沒有那么大,而老百姓繳納的賦稅又太多了,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結余,不修建倉庫根本就容納不下。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在整個崇禎朝,朝廷已經窮的連官員的基本工資都發不下去了,國庫里空的能把老鼠餓死。
一億五六千萬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汗珠摔八瓣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