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寧波城(1/3)
更新時間:202-0-26
明軍十月二十二日奪下定海城,岑港巡檢司十多位巡檢弓兵中午便得到消息,他們稍稍商量,就立即乘船跑到寧波報信。
岑港鎮位于舟山島西部,古為重要海港,有"六國港"之稱,明嘉靖三十七年,海寇汪直率船500艘泊此,總兵俞大獻、參將戚繼光率兵圍剿,激戰數月始平。清朝占據中原之后,在此設立巡檢司,設巡檢名,巡檢弓兵7名。
傍晚時分,寧波道臺衙門后院的花廳內,段光清段鏡湖剛剛吃完晚飯,他寫意的坐在窗下的太師椅上,悠閑的捧起了茶杯。忙完了一天的政務,段道臺終于有了閑暇享受這傍晚的余暉。
在這亂世官員可不好當啊,從段光清做鄞縣知縣開始,寧波一帶就屢次發生民變,但這里的綠營兵丁一向柔弱,沒有戰力。幸好段光清比較清廉,被人稱作“段青天”,地方百姓還算信服。正是由于處理有方,應變得當,段光清得到滿清賞識,屢次得到升遷提拔,從鄞縣知縣,再到寧波知府,再到現在的寧紹臺海防兵備道。
寫意的坐在椅子上,望著夕陽,段道臺不由得又想起他剛到寧波的時候,也是夕陽如血的光景。這是寧波鹽糧案鬧得最兇的時候,浙江巡撫派兵彈壓,結果讓百姓設伏,打死了20余名官員,捕兵亦被打死數百人。
段光清采取減糧價、清鹽界、安民心等策略,促使領頭向官府請愿平糧價的監生周祥千主動投案自首,又通過分化瓦解的方法,使得領頭與官府抗爭的鹽販首領張潮青、俞能貴被地方勢力綁送府衙。最后周祥千、張潮青、俞能貴三人一同在杭州被處決。
段光清記得周祥千等人的首節被送回寧波示眾的情景,三人溜圓的眼睛好像全都在瞪著他,冰冷冷的發著寒光,像蛇的眼睛,沒有一diǎn表情。當時就把他嚇出一生冷汗。
想到這里,段光清只覺得眼睛有些發暈,脖子涼颼颼的。就在這時,道標營都司張其光就帶著幾個報信的巡檢闖了進來。
著眼前跪著的這些巡檢,段光清腦袋更暈了。今早剛傳來消息,福建水師已經到達定海,會師進剿就在這幾日,怎么情形一下子就變得~~~
這可不是普通的民變,這是反賊的大舉進犯。
頭疼啊!段道臺用力敲擊自己的腦袋,怎么官越做越大,這些頭痛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啊。
段光清十分清楚的知道,定海城如果失陷,賊兵下一步可能就是撲向寧波,他作為寧紹臺道臺必當守土有責。可邵燦的七千強兵都是白給,他拿什么來御敵啊。
旁邊的師爺見段道臺半天沒説話,忙示意張都司把報信的巡檢給帶了下去。
“大人?”、“大人?”
師爺連聲的呼喚把段光清從恍惚中喚回。
“東翁不用過于憂慮,這事須得摸清情形,再一起商議對策。”師爺安慰道,“為今首要之事,就是將情況立即上報撫臺,再派人去探聽定海虛實。”
“不錯,鎮海水師營雖説被邵燦拉去了定海,好在布興有帶著一哨船隊在那兒留守。就讓那布興有派人去打探消息。
段道臺派出六百里加急,同時派人通知布興有。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寧波城頓時起了波瀾。
自清代以來,寧波便形成了海上運輸的兩大船幫:“南號”和“北號”。當時由鎮海出口,由定海而南下,則為南洋,由定海而北上,則為北洋。南號商船只走南洋,北號商船只走北洋。由于太平天國的影響,傳統的漕糧運送線路受阻。滿清朝廷只得把漕糧改由浙江海運北上。
5年,浙東首次海運漕米入津。寧波00多艘沙船、衛船中的0艘被雇傭運送漕糧,其中北號一個商行能單獨派出6艘船以上的就有家。當年便由鄞縣、鎮海、慈溪三邑九戶北號船商捐資0萬,在寧波城外江東木行路建成了“輝煌煊赫,為一邑建筑之冠”的甬東天后宮和慶安會館。
城外江東剛剛落成的慶安會館內,慈溪商人費綸鋕一下子就從座位上蹦了起來,“什么?定海城內的朝廷大軍,一個上午就沒了。你這消息當真屬實。”
“千真萬確!”傳信的伙計喘著氣,“消息是從道臺衙門傳來的,剛剛有十多名巡檢弓兵從岑港那兒跑來給道臺衙門報信。現在寧波城已經城門緊縮,守城的綠營兵力全都開始加強戒備。”
費綸鋕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那幫海上收稅的家伙還真是什么明軍,他們是從哪兒冒出來什么的家伙啊?!”
“定海正對著寧波上海的航道,這幫明匪占住定海,這一片洋面就成了他們的天下,那我們北號船行怎么辦?”一位船商愁云布滿了額頭,“甬江碼頭的秤手、斛手、杠、挑力夫、修船、制蓬、打索的工匠將近有一兩萬人,這么多人全靠這海上的買賣吃飯啊。”
李也亭煙袋桿在桌子上敲擊兩聲,“不要過于悲觀,這幫明軍對我們還是有益的,起碼他們肅清了定海洋面上的海盜。”
李容,字也亭,是鎮海李家的子侄,李家是寧波鎮海有名的大戶。由于李也亭從xiǎo就對讀書沒興趣,5歲那年被家里人送到上海學做生意,后經營沙船業,獨資開設了久大沙船號,是最早經營沙船業取得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