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與大儒切磋(1/2)
更新時間:202-05-2
“什么來了幾個文人?”
白寶湘等人從祭祀現場回到設置在總兵府議事廳的指揮部,剛想松口氣,就聽到衛兵報告。
云瀾手持幾張大幅名刺,了起來,“黃式三,這黃式三是誰啊?”
白寶湘一聽嚇了一跳,“黃式三,黃薇香是晚清浙東一帶的大儒啊。0歲后研讀《論語》,40歲起考究歷代典章制度,50歲后專治《尚書》,現在正是他~~”白寶湘估算了一下,“他現在大約65歲左右,正是暮年好言禮的時候。”白主席在論壇人稱是百寶箱,他當然知道黃式三這個名字。
“什么禮啊,春秋啊。把他們殺了,要不就趕走。”水無痕一聽,立即叫了起來,“大儒的才學我們用不上,他們的影響力我們也用不上。他們所影響的文人和地主階級,正是我們要打倒的的對象。”
“水無痕,你太左了。”王鐵錘手指了過去,“現階段,我們還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要不就沒必要包裝一層明朝的外衣。”
他轉頭白寶湘,“云瀾是定海宣撫使,讓云瀾去試探一下他們的來意?!”
云瀾有些躑躅,“我倒是喜歡歷史和,也曾打算報考中國的研究生。可是跟大儒辯論,我還真沒這本事。”
白寶湘站起身,“我來吧,咱不和他們辯論,咱們就只管忽悠,用我們海量的知識混亂他們的思維。”
在總兵府花廳,白寶湘和云瀾笑呵呵與黃式三、黃以周、胡夤等人見禮,“薇香老,是名震浙東的大儒,兩位先生也是儒家學者,今天一見寶湘真是三生有幸。”
兩邊坐定,云瀾讓人奉上茶來,“日本有漢學和蘭學,蘭學其實就是西學,洋學,洋鬼子的學問。我們在國外兩百年,漢學雖然沒忘,但精研的主要是西學。所以,我們見到你們儒者感到格外親切。”
賓主寒暄半天,胡夤耐不住性子,直截了當的問道:“請問監國大人,貴部真是兩百年前大明魯王舊部的后代?你們一直生活在海外哪里?你們怎如此裝束?”他手指白寶湘和云瀾的一頭短發。
白寶湘和云瀾相視一笑,云瀾朗聲説道:“我等自然都是大明遺臣、魯王舊部的后代,與諸位先生一樣,都是華夏苗裔、炎黃子孫。東去海外三萬多里,有一片沃土名叫美洲。這個美洲有中原的三四倍大,本來歸印第安人所有,不過后來西洋人也來到美洲,他們花了幾百年時間,幾乎全占了美洲。我們雖然人少,但實力不差,只在海邊占了一個角落。至于這個裝束,那是削發明志,矢志誅滅韃虜,不光復中華,不束發,還請先生們見諒。”
“大人占位這個權監國,不知令先祖是魯王千歲的什么人?”胡夤眼睛直盯著白寶湘。
白寶湘diǎndiǎn頭,他把歷爵思那套魯王有四大護衛“白錢王云”的鬼話,對三人講述一番。最后白寶湘告訴他們,因為魯王遺孤是位郡主,流亡海外人士中也無一言九鼎的大臣,所以他們只得效仿古人“周召共和”,以五年為期,輪流推舉權監國,共同管理國家大事。
“效仿‘周召共和’?”三個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云瀾很是理直氣壯,“當年魯王千歲賜予我們先祖‘大明干部’的稱號,希望我們去海外的忠義之士,不忘大明,牢記自己是大明的干臣,大明的部屬。我們這些大明干部自當不忘魯王千歲遺訓,大家誰也不要上位,一起管理國家。”
黃式三拱了拱手,“敢問監國大人,這兩百年來你們一直是共和執政?魯王千歲的后裔就一直沒出一個王子?”
白寶湘,“前面幾代皆為郡主,后面雖有男丁,但已算是外戚旁支。所以兩百年來,我們一直都是共和。”
“豈有此理!”胡夤有些忍不住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人倫是為天地根本。你們虛設君位,不守臣子之禮。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這樣成何體統。”
“不然。”白寶湘過幾本新儒學之書,他笑著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父守父道子守子道;一方面則是:君守君道是臣守臣道的前提,父守父道是子守子道的前提。在沒有君王的時候,我們不能隨便找一個人來充作君王,更不會拜異族的酋長為君主。”
他向虛空作了一揖,“暫時找不到大明苗裔的情形下,我們采取共和之制,既是權變,也是效仿先賢。”
“效仿先賢這自然沒錯。”黃式三用手捋捋胡須,“‘周召共和’也只是權宜之計,你們兩百年就一直共和,這~~~”黃式三説不下去了,這種社會制度他沒法想象。
“這就是儒家倡導的社會大同。”白寶湘接了上去。
“社會大同?!”
白寶湘言語激昂,“‘仁者愛人’。儒學的精髓是仁,仁為體禮為用;而不是反過來,禮為體仁為用。子曰‘禮之用和為貴’,禮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暨全社會的和諧。共和能促進社會的和諧,促進社會大同,我們為什么不能采用呢?”
“這個?”三個人面面相覷,誰也説不出話來。
白寶湘滔滔不絕的講述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