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麻煩的蘇聯(2/3)
了如下的闡述:
當然這已不是什么秘密,蘇聯政府與英法兩國政府之間至今還未能在“間接侵略”的定義上取得能使各方都滿意的一致意見;雖然我們三國全都知道,間接侵略可能同直接侵略一樣危險,而且我們三方也都期望找到一種滿意的辦法來防止它。與此同時……我們也極其擔心,決不要即使是只顯露出一點想要侵犯他國獨立的樣子。如果說我們至今還未能在這個間接侵略的定義上同蘇聯政府達成協議,那是因為它所贊成的方案,在我們看來正好包含有那種意義。
辯論是由R?A?巴特勒來收場的。他在發言的末尾也提到了間接侵略的問題,他的話也許相當真實地反映了政府和下院成員們對這個爭論問題的意見,但是也無法指望它能解決困難,找到一種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同俄國商討我們之間尚未解決的困難問題,而……主要的問題還是,我們是否應該侵犯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我們同意(A?辛克萊爵士),我們不應該這樣做。在這一點上難以找到一個方案,這就是談判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斯科立即對巴特勒的講話作出了激烈的反應。8月2日刊登在《消息報》上的一份塔斯社公報聲稱,巴特勒的話“歪曲了蘇聯政府的態度”。
(公報接著說)事實上意見的分歧并不在侵犯或不侵犯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這一問題上,因為雙方都贊成應保證,這種獨立問題是不要在有關“間接侵略”的條款中留下漏洞,使企圖侵犯波羅的海國家獨立的人有空子可鉆。談判拖延的原因之就是英國的方案為侵略者留下了這樣的空子。
8月2日大使們又一次見到莫洛托夫時,莫洛托夫立即強烈抗議巴特勒的講話。西茲試圖替巴特勒辯解,他說巴特勒一定是認為,重要的是不要使波羅的海各國產生疑慮,或給予敵意的宣傳以可乘之機。然而這種解釋并不能平息莫洛托夫的怒氣。西茲報告說,在這次會談中莫洛托夫成了“另一個人”,這位大使覺得談判遇到了“嚴重挫折”。因此,這次會談在尋找一個雙方都同意的間接侵略定義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是并不出人意外的。次日,當哈利法克斯在上院發表演說時,他也只能說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此時,在簽訂一項軍事協定的時間問題上,兩個西方政府迫于俄國人的壓力,已經作了讓步。因而只剩下間接侵略的定義這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它至少已使這三個大國在總參謀部人員會談開始之前不可能草簽一項政治協定的條款了。
那時作出的關于軍事協定的談判應立即開始的決定,也是經倫敦和巴黎再三考慮研究后才得出的。正如我們已知道的,締結一項軍事協定是5月15日莫洛托夫向西茲提到的三基本要點中的第…。6月2日俄國的建議中還有這樣一條規定,即載明三國同意彼此互相給予的援助的“方法、方式和范圍”的一項軍事協定,應與公約本身同時生效。然而,在6月間談判初開始時,英法政府就希望它們能夠說服蘇聯政府撤回這一要求。它們反對這個建議的主要原因是,軍事協定的談判必然會進展緩慢,而它們則極其不愿意將簽訂一項政治協定的時間拖延到三國總參謀部能夠在軍事條款上達成協議的時候。當然,它們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這在斯特朗7月20日給外交部的一封信中略有提到:“的確,這是非常奇怪的,在我們還不能確實斷定它將成為我們的盟國之前,就要我們去同蘇聯政府談軍事秘密問題。”然而,在有些問題上莫洛托夫的死纏住不放戰術證明是很成功的,而這就是其中之一。大使們的爭辯毫無用處。的確,隨著雙方之間的分歧在談判中逐漸減少,軍事協定的問題也越來越被蘇聯政府看成重要的一個問題了。如果不能確實保證它將得到西方的實質性援助,它是不會承擔任何新的義務的。
1938年已經結束,1939年業已開始,但俄國的內部形勢卻沒有任何戲劇性的變化。盡管經過清洗,193第三個五年計劃(1938-1942年)的草案是在1939年1月30日公布的。它公開宣布的目標是使國家在經濟上、技術上獨立自主和使國家的防務堅不可摧。因此,重點是擺在生產資料方面而不是消費品方面。在老的工業中心(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哈爾科夫等地),不再發展新的工業;新的工業將向東面,在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和更遙遠的西伯利亞和遠東發展。那里要發展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工業區。具有早期計劃特色的大型工廠的建設將要停下來;中等規模的和小型的工廠將得到發展;整個工業生產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規定每年平均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六;其中重工業生產將以百分之十五點二的速度增長。機器制造和化學、電氣工業產量的增加將超過一倍;重金屬冶煉、造船、載重汽車、采煤和石油的產量都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以便形成緊急儲備)。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規定到1942年時應為百分之六十五,生產成本與1937年相比要降低百分之十一(這兩項國家工業利潤的指標)。1938-1942年期間的投資,工業方面是一千零三十三億盧布(生產資料為八百六十八億盧布,消費資料為一百六十五億盧布);交通運輸方面為三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