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世界四大宗教(1/4)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從信仰人數(shù)上說,佛教位于印度教之后,為世界第四大宗教。由于佛教理念很圓滿,近期信仰人數(shù)快速上升。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權宜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nèi)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佛教在歷史上曾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依然深深的影響著世界上的很多人。但同時,佛教對人文社會也有著一定的優(yōu)良影響。
“佛”是無量諸佛的通義,是廣義的。我試將“佛”的定義如下: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讓我重復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里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nèi)氲鬲z。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簡單地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覺者”由梵語音譯為浮屠,佛陀等,佛是佛陀的簡稱。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jīng)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一、什么是佛教佛教,全名佛陀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從時間來說,包括過去、現(xiàn)在、未來。就空間而言,從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不分國家、族群、宗教,包含無限維次的空間。為什么說佛法非宗教呢?在宗教里,上帝和人民是主仆、父子的關系;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人民不可能成為上帝。而佛門所說的宗教,宗指禪宗,教指教下,是各種不同學習法門(方法門徑)的總稱。佛法非哲學。因哲學中必定有能所、有對待,故有唯心、唯物之說。而佛法說明宇宙萬法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則能所是一、心物不二,絕對沒有絲毫分別對立。然而,佛教雖非宗教、非哲學,卻是圓滿融攝倫理、道德、因果、宗教、科學等教育,且達到此五種教育最高峰的至善教育。細分之,比我們現(xiàn)在一所完整大學所包涵的科系內(nèi)容還要更加豐富。二、現(xiàn)代的變體佛教目前這個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xiàn)在世間,所以把我們搞迷糊了。第一、是剛才講的‘傳統(tǒng)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釋迦牟尼佛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傳統(tǒng)的佛教教育現(xiàn)在很少見了,其它的佛教,多少也都是變了質(zhì)的。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xiàn)在變成宗教了。今天我們聽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沒有辦法否認!為什么呢?擺在外面的形式確確實實是宗教。不像從前的寺院叢林,每天上課八小時。現(xiàn)在你們看那個寺院上八個小時的課?古時候中國寺院每天上課八小時,修行八小時。修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禪,一種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解行相應。上課是聽講、研究討論,是理論上的;然后修清凈心,修覺、正、凈。每天有十六個小時在用功,妄念當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佛教道場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教確實變成宗教了。第三、是‘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xiàn)在有些大學開‘佛經(jīng)哲學’這一門課,把佛的教法當作哲學研究。為什么把佛教當作哲學來研究也錯了呢?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大學,所有的科系統(tǒng)統(tǒng)都包括了,現(xiàn)在只認定它是哲學部門,把它縮成這么一點點,所以這也錯了。歐陽先生講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所必需。為什么?它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從現(xiàn)前的生活問題,到將來的生死大事,沒有一樣解決不了的。可見得佛教的教學內(nèi)涵是非常精深廣大,認作學術也是變質(zhì)。第四、是‘邪門外道的佛教’。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現(xiàn)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勸善的,勸人做一個好人;學術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識,對社會沒有傷害;若是變成邪教,變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擾亂社會、危害大眾的安全,那是變質(zhì)變得太不像話了,變得太過分了。這些邪門外道也有一些言詞、一些行為,很能吸引人、誘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敗,知道吃虧上當,后悔就來不及了。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會上有這四種,我們要把眼睛睜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們究竟要學那一種佛法,對于我們才真正有利益。
相傳釋迦牟尼14歲那年曾駕車出游,在東南西三門的路上先后遇著老人、病人和死尸,親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慘的現(xiàn)象,非常感傷和苦惱。最后在北門外遇見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門,從沙門那里聽到出家可以解脫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發(fā)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歲(一說19歲)時,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