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曉月當空(1/2)
江曉月站在廟門口,拍了幾張牌樓上的剪雕照片。五顏六色的剪雕層層疊疊,雕刻的都是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她很著迷。
一杯島最為著名的就是這座關帝廟了。據說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至今已有627年的歷史。
廟內大殿《鼎建銅城關王廟記》碑文記載:“明洪武二十年建銅山城,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護官兵。”
始建時只是一座小廟,明正德三年(1508年)動工擴建,至正德七年(1512年)落成。此后,幾經擴建、焚毀、重修,終成現在規模。
“藝術家就是不一樣,光比,影調,構圖都很講究。”
林知魚站在江曉月的身后,看著江曉月拍的照片由衷說道。
“別這么稱呼,藝術家這三個字我豈敢當啊,只不過是過氣的攝影師罷了。”
江曉月把相機跨到脖子上。“這跟我小時候看的變化挺大的,我記得小時候沒這么大,也很破舊。”
“翻修過了,外面還修了一圈木棧道,為了吸引游客。不過現在還沒見什么成效。”
“味道,倒是還是那個味道。你覺得呢?”
“還是有些變化吧,跟記憶里的不一樣了。我還是喜歡原來的樣子。”
“在德國呆了那么多年,沒變時髦,倒還是那么古板。”
“那時候你不是說要殺進好萊塢,拿到綠卡不回來了,結果還不是又跑回這個鳥不拉屎的小島上。”
“我的情況比較復雜。總之一言難盡。怎么樣,回來還習慣嗎?”
“不習慣也得習慣。你呢!”
“我不像你土生土長在這里。你幫我留意下,看有沒有人愿意買山上的房子。”
“留著偶爾來度假也好。”
“你說得倒是輕巧,房子空在那里誰打掃?沒人住的房子很容易就會廢掉。”
“你不是說喜歡這里?”
“這倒是不假,不過我也得吃飯啊!我只會攝影,難不成在這開個婚紗影樓?”
“有何不可?難道你還沒做夠藝術家的夢。”
江曉月擺了擺手,“是金子在哪里都發光,我早就對自己有正確認知了。即便是在這開婚紗影樓,你沒發現島上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哪會有人光顧。”
“我怎么沒發現。的確,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不過這里在開發旅游,你就拿著相機站在關帝廟門口,來個游客拍照20元,一天拍十個人還200元呢!”
“你真逗,現在手機都能拍照了,誰會花錢拍照。”
“你拍全家福啊!”
“全家福……”
江曉月和林知魚一邊說著話,一邊在關帝廟里四處轉悠。
“你要不要抽個簽,據說這里的簽很靈驗。”林知魚問江曉月。
江曉月搖了搖頭,“有什么可算的,都奔不惑了,人生往前看,一眼就看到頭了。你晚上有安排嗎?”
“晚上要值班。”
“那算了,還想請你去我那喝酒。”
“改天!”
“嗯。”
江曉月走出大殿,聽見有人在講大殿的結構,于是好奇地站住了腳聽著。林知魚見江曉月站住了腳,也跟著聽起來。
“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傳統的對稱型建筑,其建筑中軸線與隔海相望的文峰塔相對,中軸線與塔尖成一條直線。可想而知,古代沒有任何精密儀器的情況下,建造得如此精確,確實罕見。
那個叫太子亭,充分運用了幾何學與力學的建筑原理,不僅造型藝術高超,而且具有很高的建筑結構科學價值。”
“小柳啊,你這是跟電視上學的吧,我看怎么跟電視解說員似的,那叫什么《探索發現》,對好像是叫這名字,說得真好。”趙蘭香笑吟吟地說。
“媽,城哥可是搞古建筑的學者,這對他是小菜一碟,電視解說員那都是寫好的稿子,不是真的專家。”
“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反正就是聽著熱鬧。你們別光顧著在這閑聊,趕緊進去抽個簽吧。我給阿力都抽完了。現在里面人也少了,趕緊去吧,要不一會就關門了。”
“這里的簽靈嗎?”奇紀好奇地問?
“特別靈。”趙蘭香說。
“嗯,我媽每年都來給我抽一簽,算算流年的運程。”馬力接著說。
奇紀準備進大殿的時候,看見藥店的藥劑師,身邊有一個女人正在拍照片。二人有說有笑。
“好巧,您是藥店那個,上次忘了問您貴姓,怎么帶女朋友也來抽簽?”
林知魚這才認出來是奇紀。剛才她一直背對著他,因此沒認出來。不過他倒是認出鹿鳴就是上次暈倒在藥店門前的那人,但是鹿鳴好像不認識他的樣子,他也就沒有主動搭話了。
“您好,真是太巧了。朋友從外地剛搬回來,我是帶她來懷舊的。這些都是您的朋友?”
“我的創業伙伴。那位是馬力的母親,我來這里時借助在他們家。”
“阿姨新年好!”林知魚禮貌地拜了個年。
“新年好,小伙子。別光顧著拍照片,趕緊帶女朋友去抽簽吧,一會廟門就關了。”
“上次忘了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