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影舞者謝姬?(三更)(2/2)
孫弘素來與張休不合,繼續構陷張休,令孫權下詔賜死;
顧譚到交州二年后,憂憤而死;顧承也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七歲。
…… ……
孫權曾經秘密召見楊竺,商量廢孫和立孫霸的事情。沒想到有人藏在床下,把這件事告訴孫和。
陸胤要到武昌去(當時陸遜出鎮武昌),臨行前拜訪孫和。孫和本來就心不自安,不敢接見陸胤。
陸胤就秘密到孫和車上,與孫和商議對策。
兩個人想了個辦法,拉攏陸遜替孫和撐腰。陸遜于是向孫權上表勸阻廢立之事。
孫權懷疑楊竺泄密,楊竺把鍋甩在陸胤的頭上(因為當時就陸胤去武昌),孫權詢問陸遜,也得到陸胤所說的回答。
孫權質問陸胤,陸胤將計就計,說楊竺告訴自己的。于是兩個人一同被下獄,期間楊竺受不了拷打,只好承認,后被孫權所殺。
“二宮之爭”時,吾粲(ca
)常寫信給陸遜,拉攏陸遜站在孫和一黨。
陸遜果然支持孫和,在孫和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時候,連續上表勸諫孫權。因此吾粲被孫霸、楊竺(此時楊竺應該已經下獄)構陷,被誅殺于獄中。
陸遜堅持站在孫和的身后,他曾寫信給全琮,勸全琮殺死全寄,避免參與“二宮之爭”。全琮當然不同意,與陸遜交惡。后來孫和的太子之位動搖,陸遜連續上表維護孫和。楊竺誣陷陸遜二十條罪狀(可能已經下獄),孫權派人到武昌責問陸遜,陸遜憤恨而死。
朝堂上下“舉國中分”,孫權終于控制不住局勢。
此時無論孫和和孫霸哪一方上位,都會造成東吳政治格局的大地震,勝利者勢必對失敗者進行殘酷的清洗。到了這種境地,孫權只有一個選擇——另立太子。
孫權先是對孫和禁閉,朱據、屈晃用“泥頭自縛”的方式向孫權勸諫;陳正、陳象各自上書勸諫。
孫權大怒,將陳正、陳象處死,將朱據、屈晃杖責一百,屈晃被罷官,朱據被貶謫為新都郡丞。還沒有上任,孫弘又構陷朱據,此時孫權病重,于是孫弘矯詔將朱據賜死。
朱據的兩個兒子朱和、朱損,在孫亮在位時期被孫魯班構陷而死,或為“二宮之爭”的余波。
孫權接下來廢掉孫和,將其流放于丹陽郡故鄣縣,又激起很多人的反對。《三國志?吳書?孫和傳》記載:“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眾咸冤之。”
同時“魯王黨”也沒有什么好下場,孫霸被賜死(這可是孫權親兒子啊),全寄、吳安、孫奇都被處死,楊竺被流尸于江。“二宮之爭”以兩敗俱傷的結局收尾。
“二宮之爭”中的主角孫和與孫霸的黨羽或被流放或被誅殺,不乏陸遜、朱據這樣的重要人物,也有全寄、顧譚這樣的新生代人物。總的來說,“二宮之爭”使東吳內部發生巨大的內耗,期間充斥著流血事件,使東吳長期呈現出一種黑暗、混亂的政治格局。
孫和被廢、孫霸賜死,導致太子之位出現空白,最后年僅七歲的少子孫亮被立為太子。
孫權這一手騷操作,使東吳也陷入“主少國疑”的境地。
隨后諸葛恪、孫峻、孫綝(chē
)先后掌權亂政,后來孫綝更是廢掉孫亮,立孫權第六子孫休為帝。可以這樣說,“二宮之爭”對東吳政治格局的影響非常深遠。
三國末年,蜀漢、曹魏相繼亡于司馬炎。
西晉建國,陳兵長江北岸,嚴重威脅東吳的安全。
東吳末帝孫皓即位,元興元年(264),因為追憶起謝姬之子孫霸當年與自己父親孫和爭奪太子之位的事情,遷怒謝姬和孫霸之子孫基、孫壹,將孫基、孫壹連同謝姬一起流放到會稽郡烏傷縣(現今義烏)。
這里有一個玄妙之音:就算“怨父及子”,把孫霸的兩個兒子流放到義烏,也不能“怨子及母”,把個老太太也流放了吧?
孫皓沒準又知道了“二宮之爭”的什么玄機,知道了謝姬也插手其中,是“怨祖及孫”,把謝姬流放了,賠上她的兩個孫子。
我這只是一種揣測,史料上沒有一點兒這方面的披露。
孫基、孫壹陪祖母謝姬被流放到到烏傷定居后,過不了20年,孫吳就亡國了。
孫基、孫壹這兩個孫吳的皇親,為了逃避司馬炎的追捕而匿影藏形。
但是在三國正史中,還是存有他們的痕跡。
義烏赤岸鎮內至今尚留有一個“謝奶坑”的地方,民間傳說,謝姬死后就安葬在那山坳里。
謝姬出身卑微,正是由于她這樣的出身,才想咸魚翻身,不顧一切,結果,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孫吳的江山基本顛覆在她的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