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白如凝脂,素猶積雪(1/2)
拿起這只盤子仔細查看,很快陳文哲就確定,這是一件北宋汝窯五彩大盤。
因為盤秞面顯汝秞秞紋,顯密集的唾沫星、棕眼,顯密集的細小支釘。
此為宋五彩的獨特特征,它的釉面只有輕微的刷漿,然后上釉,它保持了原味窯燒形態,凸現原味窯燒小支釘特征。
盤背面顯更密集的唾沫星棕眼特征,底部秞面顯細橘皮紋特征。
這種細橘皮紋與粗瓷的帶棕眼的橘皮紋有所區別,目前,粗橘皮紋有仿制。
盤邊是醬黃色描邊,內盤復合底及4.5cm的寬盤葉,顯現商青銅器器型特征;
內盤復合底,與邢窯類銀類雪蓮花盤其器型一致。
此特征,是北宋通用的生活實用器盤的典型特征。
再就是顯亮水玻質感特征,由于白瓷宋五彩及卵白汝窯是精細的瓷,一般攝影像機沒有辦法將古瓷特征,蟹爪,細橘皮紋、棕眼、唾沫星、汝窯秞紋、小支釘顯現,真瓷?;煸诖笈缕分?。
細小支釘就更不用說了,沒有這個明顯的特征,真品往往很難被辨認出來。
它并不是邢窯及青瓷底部顯現的,是以支釘燒支起的窯燒工藝。
而是在它的秞面尤如木板對面差一點就釘過的鐵釘,微微隆起的小布點支釘,側看時,十分漂亮。
它是北宋中晚期燒制的汝窯五彩,也稱為北宋著名的宋五彩的典型特征。
其實現代假專家,根本就沒有看過古瓷特征小支釘,故意做作,搞欺詐!
宋瓷常用于彩瓷的草花種類有好幾種,可是又有典型的兩種紋飾。
一種是高檔汝窯上部的金屬雙開線描邊紋飾,一種是三花紋飾。
汝窯盤的三花紋飾,是北宋汝窯五彩的主要紋飾。
三束花為江山似錦,三束三朵為九,實擬為江山長久!
這樣的汝窯盤,一般人很難辨別出來,因為從它的包漿特征看,不很顯現。
由此推斷,此品種當時的窯燒量也不少。
但卻是讓人夢求的,帶花圖案的古瓷;
現代能經常見到的,一般都是它的仿制品。
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的,就是因為它的存在,揭開北宋五彩真像最好的物證。
由一般收藏的假學者認為,由歐洲的甜白瓷于明代傳入我國,明代在歷史上最早燒制甜白瓷。
還有,琺瑯彩瓷在大清時期由歐洲傳入。
汝窯五彩的出現,徹底顛覆了這兩大慣識!
從實物比對后,可以看清,實際上是由十二世紀的北宋甜白瓷或麻侖土的宋五彩傳入歐洲。
十五世紀歐洲將此稱為琺瑯彩,十七世紀再由歐洲傳入大清。
由此可見,大清雍乾王朝續燒的琺瑯彩瓷器,是由北宋的制瓷文化淵緣而來。
無疑,將宋五彩的歷史制瓷文化專利拱手相讓,是玩假古瓷專家的愚蠢作法,一群蠢豬!
北宋中晚期宋五彩的彩瓷的披露,從而符合歷史制瓷巔峰時期的精美瓷品。
由大漢民族開創的制瓷歷史文化,我們時至今天不得不講!
可惜,這樣的知識點,很難普及,就算陳文哲大聲疾呼,聽到的也應該沒有幾個人。
“咦?這是蒲蘆壺?仿的不錯啊,看樣子最少也是民國時期仿的。”
一只一只的仔細看,從戧金器、到元代五彩器,再到宋代五彩器,這一次可謂是驚喜連連。
沒想到,看到最后,居然又有發現。
汝窯蒲蘆壺,帝王旨杯,這東西可很不簡單。
相傳北宋早年間,在皇宮征用御用瓷時,汝窯大師向皇上敬獻一個奇白無比的汝窯沏茶用的蒲蘆壺。
遠看顯白,近看顯青。
他在皇宮殿下跪稱,一日,小民在窯棚做工,一時甚感疲憊,靠在椅子上便進入了夢鄉。
忽然,一陣烏天黑地,狂風吹走了簡易的窯棚。
空中一天神,將凈水瓶中的甘露撒向人間,頓時下起大雨。
但只下了一會兒工夫,天空便晴朗,清新。
此時,忽見空中云游來一只大蟹,爬上了我做的蒲蘆壺,在壺口上徘徊了一下,便進入壺中。
它喝干了里面的雨露,又爬上壺口,站在壺的執把上,約作梳整,還在上面撒了尿。
當小民醒來,急看我做的半成品的壺,可并沒有留下什么痕跡。
可是等小民拿去窯燒后一看,哇!蟹走過的地方,爪印全留在上面。
此真乃天意,卻因蒲蘆壺已沾了神蟹的靈氣。
今特獻給皇上,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它給了我們一些遐想。
曾經許多人只聽說過蔥根白,就不知道天青釉金絲繞汝窯,蔥根白金絲繞汝窯。
汝窯青釉瓷器,世人皆知,但是汝窯白釉知道的卻不多。
甚至很多人還會問,宋代汝窯有白胎嗎?
這個是肯定的,汝窯只有“香灰胎”,沒有白胎。
宋傳世汝窯以香灰胎為主,南宋官窯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紅褐色等。
那么有黑灰胎?沒有,只有香灰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