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責任(1/2)
章晨是臨時決定公布禾豐水稻的。
以至于,添加抗病毒能力的禾豐水稻,到現在還沒來得及驗證其產量具體有多少。
趁著還沒吃晚飯,章晨拿著種子,來到實驗室里。
他準備現在就開始處理水稻種子。
章晨巡視了一遍實驗室,發現設備和試劑都很齊全。
于是就立馬開始動手。
先是用百克浸泡禾豐水稻干種子,浸泡了五分鐘左右。
然后撈出種子,又配置了一些含有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的水溶液。
之后的48小時,需要用這種溶液一直浸泡種子。
最后催芽,當80%左右的水稻種子發芽變白后,即可進行播種。
這么處理過后的種子,不僅可以提高水稻的出苗率,還可以提高水稻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可有效防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和前期灰飛虱。
泡完種子后,章晨摘掉手套,洗干凈手,走出實驗室。
他想著,現在處理好種子,到后天這個時候,水稻種子就會開始發芽,在那之后就需要開始育苗。
育苗分為濕法育苗和旱育秧法,而實驗室里一般采用的都是旱育秧法。
旱育秧,是在肥沃疏松的苗床上進行的,用的是塑料軟盤或紙管。
該育苗方法的播種時間不受水源限制,操作方便,它適合培養開閉式薄膜旱育秧。
床面寬度1.5m左右,拱棚中間高度約為25~35cm,采用竹子或鐵絲制成。
兩側覆蓋一層半塑料薄膜,在拱棚上重疊20~30cm,通風育苗時從頂部揭開。
從棚頂中間開口通風煉苗,操作方便非常方便,施肥、澆水和噴藥十分便利。
這種育苗方法,好處十分明顯。
床內溫度和光照分布均勻,秧苗生長整齊,成苗率比較高。
這個時候,水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而且在揭膜時應及時澆水,防止幼苗死亡,同時出苗期間應保持秧田合理的濕度。
在水稻長到十厘米左右的高度后,就可以將其帶土挖出,然后分株插在實驗稻田里。
在栽種時,需要控制間距。
一般來說,每兩株幼苗之間,間隔控制在十五厘米左右,而行距應控制在二十厘米左右。
而在栽種的過程中,需要挑除掉一些生長不好的秧苗。
水稻其實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光照不足的話,水稻不易接穗,這樣會影響產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
所以在養護過程中,可以為水稻提供均衡的養分,這樣可以提高水稻的生長速度。
還有一個訣竅,在水稻生長速度較快的時候,施點氮肥。
而在接穗的時候,需要用磷鉀肥,這樣可以提高水稻的產量。
不過章晨在驗證禾豐水稻的時候,完全沒有用任何肥料。
也不知道,要是施用肥料的話,會不會讓水稻的產量再次提升。
不過這次,章晨估計只能參與到育苗階段。
在邵城人民醫院展開二期臨床試驗的之前,他還是需要趕回去邵城的。
所以,之后的水稻秧苗移栽等一系列實驗,都要交給袁志國院士了。
在南繁基地,章晨不方便直接把生長因子拿出來。
這種利器,還是需要等到適當的時候,再拿出來為好,不然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另一方面,現在還沒辦法量產這種生長因子,這可不是那些化肥,能隨隨便便就批量生產。
而這次在南繁基地的驗證,其規模不小,所需要的生長因子,肯定是海量的,章晨完全耗不起。
要是不用生長因子加速水稻生長,那即使是禾豐水稻,其生長周期也需要一個半月。
這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正常早季水稻的生長周期是三個月,而晚季水稻的生長周期則長達六個月以上。
相對來說,禾豐水稻的生長周期,已經縮短了一半。
但章晨肯定不會選擇在這耗費一個半月。
他這次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親自給袁老送點能提高體質的科技產品。
人到了年紀,難免一身病痛,但現在章晨有了去除這種病痛的能力。
他不忍心這樣一位,給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人才,終年被各種身體疾病折磨。
章晨走出實驗室的時候,看到張月正陪著袁志國院士在聊著天。
袁志國看到章晨出來,臉上綻開笑容。
李博瞻早就把禾豐水稻的事情,告訴了他。
他是真心覺得眼前這位年輕小伙子很不錯,能搞出禾豐水稻和禾豐大豆,這樣劃時代的科研成果。
在他眼里,章晨能出這么偉大的成果,也是有原因的。
別的年輕人,在這個年紀,都只是貪圖享樂。
而章晨就不一樣,很能吃苦耐勞。
這不,才剛來到基地,就一頭扎進實驗室。
“小章,你別太勞累,剛到基地,實驗方面的事情,先休息一會再說吧。”
“袁老,這沒什么,我只是把種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