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浪遏飛舟 第八節 出路(1/2)
“文旭,夾生飯不好煮那也是飯,組織把你擱在這個位置,就是對你的信任,一鍋飯無風無浪的煮熟了,那有什么意思,顯得出什么本事?就是夾生飯你黃文旭把他煮熟了,而且煮得很香很好吃,才能說明你黃文旭,你們麓溪區委區府的能力本事!”
陸為民提高聲調,他也知道黃文旭是滿腹牢搔,但是這家伙還算是城府夠深,也只有自己和他兩個人在的時候,黃文旭才會偶爾吐一吐內心的苦水。
“陸市長,您可真看得起我和我們麓溪區委區府啊。”被陸為民的話噎得半晌說不出話來,黃文旭只能哀嘆著,“麓溪區的底子比烈山、西塔這些窮縣都還不如,名義上掛著一個市轄區的幌子,但是誰不知道咱們麓溪的底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也想把麓溪搞起來,誰不愿意住新房走大路看到老百姓腰包鼓掌安居樂業,但是市里邊對麓溪又給了多少政策和資金支持?再看看經開區那邊,要啥給啥,他們可是啥包袱都沒有,工作任務簡單,搞好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就行了,基礎設施建設那還是市財政出錢呢,我們呢?隨便搞一條道路建設一塊土地平整,那都得讓我們區財政吐血,市里還制定了那么高的稅收分成比例,陸市長,您說我們怎么搞?”
陸為民也知道麓溪區不好過,尤其是底子薄、負擔重,又沒有像樣的產業支持。
當初成立麓溪時,不少麓城的年齡快到點的干部都覺得要進城了,一窩蜂的都往麓溪這邊兒擠,沙洲那邊不少各單位都不愿意要的刺兒頭、累贅角色都給塞了過啦,弄得麓溪這邊干部編制占得滿滿不說,兩三年之內各個區級部門單位陸陸續續就退休了好幾十上百人了,而大量的退休又不得不讓區里重新進人,這也使得本來就瘠薄拮據的區財政壓力巨大。
更為關鍵的是麓溪是麓城縣西北邊一部分和沙洲的西郊部分合并而來,而這兩部分都恰恰是原來沙洲和麓城經濟最薄弱的區域,基本上沒有像樣的產業,大概唯一能夠稱得上有利的條件也就是麓溪區的特殊位置了。
麓溪區的行政區域基本上是包圍著宋州城區的西部和北部,沙洲區除了沿長江那一段外,西邊基本上劃給了麓溪,而麓城則是西北和整個北部與澤口和沙洲相連的一部分都劃給了麓溪,麓溪區政斧所在的草壩街,距離宋州市中心的五一勞動廣場直線距離僅有四公里,而大部分區域距離市中心的五一勞動廣場都在十二公里范圍之內,所以應該說區位優勢相當明顯,而且整個行政區范圍都基本上是一馬平川,土地資源豐富,是發展二三產業的有利所在。
但對于黃文旭來說,麓溪的底子實在太薄了一些,尤其是財政底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缺乏稅源是一個最大的制約,所以這也迫使黃文旭和郁波都不得不聯起手來苦心思考如何來解決麓溪當下的問題。
麓城的紡織產業異軍突起也給麓溪方面狠狠的上了一課,僅僅一個麓山集團的產值基本上就能當得了麓溪區全區總產值的三分之一,這讓麓溪區委區府也是倍感焦躁。
尤其是在看到新麓山集團兼并重組之后,按照麓城縣和宋州市的協議,新麓山集團的所有稅收按照原來老麓山集團時的比例不變,產值同樣計算到麓城縣,這也就意味著市里邊是把原來一二紡廠和針織二四廠這一塊的產值都劃給了麓城,而且在稅收比例上仍然保持不變,如此優厚的待遇如何不讓黃文旭感到嫉妒。
而新麓山集團的總經理魏嘉平在前段時間遇見自己閑聊時也說到鑒于一二紡廠整合進入新麓山集團十分順利,生產線改造比想象的還要快,今年新麓山集團的表現要高出預期,信誓旦旦的提出98年新麓山集團的產值要突破十億元。
十億元啊!這基本上就是麓溪去年一半gdp了,如果今年麓溪按照去年gdp增速不變,那那也差不多要占到麓溪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十了,這簡直就是**裸的炫耀打臉啊。
黃文旭不是那種血姓的人,但是他也很清楚現實的差距。
麓城紡織產業本身就頗有基礎,尤其是在麓山集團這個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這幾年里麓城的紡織產業發展異軍突起,和市里邊那些國有紡織企業形成鮮明對比,在市里邊那些紡織工人隔三岔五去市政斧**要工作要吃飯時,麓城的紡織企業銷路早已經走出了國門,幾乎連年都在擴招工人,當然這些工人都是來自麓城鄉下的女工,也包括周鄰諸如澤口、西塔和遂安這些縣份的農家女子。
越是看到麓城的發展,黃文旭就越是感到壓力,麓城確定了以紡織業為主導產業,現在甚至連市里邊都主動把一二紡廠和針織二四廠交給麓山集團,還主動為新麓山集團謀求自備電廠,這份優遇讓黃文旭怎么不感到眼紅?
真是在這種切骨的壓力下才使得他和郁波兩人能夠壓下一切嫌隙隔閡,把心思放在如何來把麓溪的經濟發展帶上路,也才有那份煞費苦心的產業調查報告,也才有現在的小巨人計劃。
“行了,文旭,就別給我在那里哭窮叫苦了,我說了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好產業發展路徑,這是哥哥區縣委政斧的責任,麓溪區委區政斧是花了心思的,我個人覺得引導區內服裝鞋帽襪這一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