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逃難而來(1/2)
因此我們要建新屋,家家戶戶都要有,和新城公寓房一樣的新屋,這大概要建四十多棟……”
“春蘭姐,問個問題!”
聽到這里,人群中一青年舉手起身。
“講!”
看來站起來的人,葛春蘭極為隨意的笑道。
這是人葛春蘭知道,白家村的周康,傳其先祖在南宋末年逃難而來,姓周的合起來攏共也就十來個人,同族少自然地少,地少自然沒什么話語權。
不過周康本人是一人才,夜校第五期的學員,研修九章算術,如今在南渡河那做一吏員管事。
“聽姐您的意思,咱們村子這是要修公寓,我想問如果這公寓修了,咱們這些獲得新城分房名額的人,新城的房子還能拿嗎?”周康一臉微紅的問道。
不得不問啊,因為這涉及到自身,涉及到可能的名額。
“村里的房子和新城的房子沒有任何關系,也不會占據名額,更不會影響以后抽簽,再說了房子多不是好事?
誰家沒幾個孩子,一套房子……周康你就滿足了?
當然啦,甭管是新城的房子,還是村子里的房子,都不是免費的,不過我們只收一個材料錢,一個很基礎的費用。
沒錢的以后這部分從每年分紅中扣除,有錢的可以直接交了,如果怕影響后續新城房屋沒錢支付,村子在這方面也會提供幫助,當然后續全都要補回來!”
新城公寓房的吸引力,作為第一批入住新房的葛春蘭來說,內心是極為清楚的。
葛家村為什么還要新修房屋,還不是因為新城的房子并非人人都可以拿到,至少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想要獲取新城房屋都是一件很難的事,可村子不能再像以前的那樣,這一棟那一棟,弄得全村內外亂七八糟的。
聞言,周康臉色微紅,“姐,你繼續,我沒問題了!”
“房屋要建,建造需要時間,有些人要先入住,有些人自然要靠后,我們這就不做抽簽了,先滿足葛家人,其他的在慢慢來。
成本核算之后,原葛家村村民,每戶要拿出八十塊錢,村子里再補八十塊,加上開國六鎮的補充,一套房子也就兩百四十塊。
這錢年底之前要拿出來,咱們爭取來年年中就搬進去,明白?”
其他村子的需要解釋,但對本家村子,葛春蘭直接就是告知……
出八十塊錢,來年年中入住新房!
其他地方不知道,僅針對葛家村原村民而言,這錢說不多不多,說不少也不少,一對夫婦若是都在做事,也就相當于一年半的收入。
像葛春蘭一家,葛海為高級督辦,葛春蘭為督辦,全年各類收入加起來,大概有三百多塊。
加之葛海早先出海,在海事局分到了股份,股份雖是死的,可年底的第一筆分紅卻是真的。
一股四十,葛海有六股,扣掉兩成的特殊稅,就是一百九十二塊,家庭全年的收入一倍。
葛海,葛春蘭一家不能做例子,可總體來說八十塊真的不算多。
加之提前有過進家入戶的詳細解釋,葛家村的村民多知道,因土地廣闊的原因,同是公寓房,村子里給他們的房子會更大,小戶一百三十多個平,大戶一百六十平,足夠全家居住。
想要生活的更好,更是可以申請第二套,只是第二套沒了村子里和瓊海國的補貼,要全出房錢。
這些都是講清楚的。
外村的或許有些想法,但有想法又如何,葛家村開國六鎮的地位,那是葛家村人自己掙來的,和他們并沒關系。
……
“第三就是農墾,靠海的土地要放棄,但好的地依舊不能丟,我們統計了一下,這樣的土地大概有六塊,兩千八百多畝。
這些土地全都要重新規劃,新修水利,不求做到農墾軍團那般,至少也要產出增加。
有大食堂,咱們不愁吃喝。
但整個瓊海總體目前還是缺糧的,種出來了,咱們自己存一部分,賣給大王一部分,咱們就有錢了。
之前的有流言說,大王希望我葛春蘭將土地承包下來,這說法是對的。
我和葛海算過了,兩千八百畝土地,一年下來可產糧七千五百石至八千石左右,交掉二成土地使用費,田稅,還剩五六千石,以今年收糧的價,差不多可以收一萬八千塊。
這么多田進行規模化種植,僅需雇傭三百人,每人每月四塊,全年只需要一萬四千四百塊錢,遇到災年大王還會發補貼,我葛春蘭一人一年獨賺四千塊,干上十年老娘比宋老爺還要有錢,而且你們還得感謝我!”
葛春蘭叉著腰環視四周。
瓊海立國以來,因先天環境的因素,加之大食堂的存在,朱允熥并沒有壓制農產品的價格。
糧食價格不僅沒有因農墾軍團的大規模產糧而降低,反而是逐步上漲,漸漸穩定在一石四百文左右。
這一價格對比應天府糧價,足足高出了一倍。
誰要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買這種高價糧,誰就要做好獻祭全家準備,可在瓊海無所謂,朱允熥是巴不得以這種價格海量收糧,左右糧食在手心中不慌,同時借此快速增加民間財富。
因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