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不確定(1/2)
“吳大人,宋大人,怎么晚了還有工作?”
看著兩位熟悉的官員走進,矮瘦的周家組組長從一旁小巷中走了出來。
不同于中原社會層級之間的分隔,百姓平常不愿意多見官員,甚至看到官員會選擇規避的情況,在瓊海沒有的,越是基層越是與百姓走的近。
吳俊,宋柏星管理戶籍,不說做到人人面熟吧,至少與各組組長相熟。
“老周,今天下工有些早了,我還以為你沒回來,正好,麻煩你將周三一,周百六,周七四,給我叫過來!”
“啥事啊?”
周組長目光落在宋柏星手中的公文夾,有些激動亦有些不確定。
“你就想的,趕緊的,走完你們這一組,我們還有七八個組要走呢!”吳俊揮了揮手,“動作快點!”
“得了,您等著,俺就給您找來!”
說完周組長反身鉆進巷子,不出片刻巷子都熱鬧起來,其余幾個巷也有人冒出來,眼神中充滿了某種迫切感,,見此吳俊推了一把宋柏星,“將名單報一下,讓他們先開始找人!”
融合是大方向上的政策,這一點不會變。
同鄉同族同村,此三同的更是移民安置過程中最需解決的問題
但在具體執行上,卻并非直接以生硬的手段將三同移民拆散,這太低級了,也表象太難看。
如今瓊海采用的一套方式,就屬高級的。
首設一省為單位的棚戶區,一區之內具為同省移民,再從最早一批的移民官員中挑其本省者下來領頭,進行管理。
區內分巷,巷中分組,巷對應府,組對應鄉,然后從中選出各級代表,形成網格模式進行管理。
看似移民都住在一起,實際上每日交流很少。
白天是要做工的,做工才是移民分流與融合的核心,通過勞動安排將三同移民拆的七零八碎,至于到了晚上那是睡覺的時間,交流基本上也沒有。
初期移民常抱團,可隨著工作加班,新的人際關系確立,逐漸淡化三同觀念。
之后配以各種獎功,獎賞的方式,將移民分批次的從棚戶區內遷移,最終促使總體的融合,順帶的將各地固有的宗族體系打破。
吳俊,宋柏星帶來的動靜,遠比想象中還要打大,不出多時各巷,各組的負責人都涌了過來,宋柏星也是不亂,一個個名字報出,跟著無數巷長,組長代表喜悅的笑容鉆進各自的巷子。
小半會后,周組長帶著三位點到名字的同族,與他們的老婆孩子,一同出現在吳俊面前。
“老周你先來。”
被點名的人激動,沒點到名也激動,凳子桌椅都已經搬到,無數人圍在四周身邊看熱鬧。
“吳大人,這是我老婆,這是我兩個兒子!”
周組長激動的臉都紅了,公民,他全家馬上就可以變成公民。
一旦成為公民,雖說沒法馬上搬出棚戶區,可他兩個兒子就可以讀書,讀書啊,這可是過去老爺們才有的待遇。
“我知道!”
吳俊點了點頭,“名字都取好了吧,別再給我搞數字,現在不覺得丟人,往后身份證拿出來,那可見不得人!”
數字名,一數為月,二數為日。
這類取名法在中原常見,但在瓊海不行,客居檔案隨便怎么寫,公民身份可是要。
無照片的情況下,很難分的清楚誰是誰。
畢竟一年才三百六十五天,人員超過三百六十五人,生日就會出現重疊,加上百姓之姓多為大姓,鬼知道會出現多少相同的姓名。
“取好了,早就取好!”
周組長激動指著自己道,“我周安民,這是我大兒子周宏昌,小兒子周宏興,這老婆周子玉,都是找大先生取得!”
一邊不說,一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紙上赫然寫著四個名字。
“這名字取得不錯,寓意也好,你們找的是那位大先生?”
將紙拿過來,吳俊一邊登記一邊笑道。
大先生,也是變通后稱謂,代指大學堂的講師,是目前瓊海最吃香的一群人,白日教課任教,晚上必定會被人堵住取名。
對于這情況,王善存做了批復,取名可以收錢,但一個名字最多三文且得交稅,誰不聽話直接開出大學堂。
“你在工部做事?”
“是,小的在工部第三事業部做木匠,做家具,就那新式家具,我兩個兒子也在。”周安民快速道。
“厲害啊,工部這次拿到八棟房子的分配,要是運氣好宿舍會給你們騰出來,你們就可以搬走了!”
“那那么容易,想要宿舍的太多,聽說也是抽簽!”
宿舍環境比不上馬上要分配的新房,但對比棚戶區不知好了多少,周安民說是得不到,但他眼神中的期盼卻怎么也藏不住。
“你是組長,這次又得到公民晉升,是有加分的!”
別人不知道,吳俊難道還不知道,像周安民這樣的組長,說是抽簽分宿舍,可實際都是有操作的,這些組長不離開,后面工作怎么做?還怎么不斷打破宗族制?
“長話短說,黃先生先匯報一下子當前情況!”
八月初五,一場小的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