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動靜(1/2)
朱允熥點了點頭,別說是常向東他自己這幾天也有感覺,“這是因為我們處理的東西,本身就有驅蚊作用,制作過程中沾染較多,所以效果明顯,但成品的效果如何,還是需要經過檢驗,而且你也說了,你從小備受蚊蟲叮咬,肯定也知道有些人嫌少招蚊蟲,所以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別,這都需要嘗試!”
換做別人或許朱允熥就不會解釋,但這些人日后都會跟著自己,讓他們多知道一點東西不會有錯。
“小三爺這是打算拿出去買?”
“怎么,覺得不合適?”
“沒有,沒有!”
常向東揮著手說道,“小的是賤籍,又怎么會瞧不上賤業,只是小的覺得,像是小三爺這樣高貴的人,豈能在這事上操勞?!?
笑了笑,朱允熥道,“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這常向東果然是機靈,不過還是需要敲打。
……
“常家現在有什么動靜?”
奉天殿內,朱元璋的目光從案牘上抬起,看著站在面前的蔣瓛。
蔣瓛作為毛躟的接替者,與胡惟庸案后上位,一生最巔峰的時刻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秋掀起了洪武三大案的最后一案“藍玉案”,但其也同藍玉案而死。
深知自己身份的蔣瓛非常清楚,自己就是朱元璋的鷹犬,有價值才能活,無價值就要死。
“常家自從皇孫入住之后并無太大的動靜,除開家宴外,常與皇孫接觸只有常森一人,常升或許是避嫌,或許是別的,連日來都沒有歸家,一直待在衛所之中。
要說有什么不尋常,就是在皇孫省親的第二日,常森帶著皇孫去了敬業閣,見了敬業閣的東主沈秀和!
之后,皇孫便再沒離開過常太子妃出嫁之前的院子。
不過據眼線的回報,那院子里日常有幽香傳來!”
蔣瓛一五一十的說道。
刀在握刀的人面前是不需要心思的,如今又涉及到那張位置,哪怕蔣瓛也知道,朱允熥上去可能極小,可這又如何?
“沈秀和?”
朱元璋微微皺眉,“沈萬三的孫子?”
朱元璋沒見過沈萬三,可并不代表他不知道沈萬三是什么人?
“是沈榮一房的人,洪武十八年來到南京,不過根據我們調查,沈秀和并沒和周莊沈家聯系!”蔣瓛快速說道。
沈萬三政治地位不高,但做過的事情著實嚇死個人。
捐資修了長城,南京城墻不算,竟然在看到洪武朝賦稅少,不夠發俸祿的時候,竟然想幫老朱發官俸。
若非馬皇后的一句話,沈萬三這財神早在洪武六年便被砍了腦袋。
縱然最后只是一個流放,可老朱定下的流放范圍卻誅連周莊內外,有盡誅周莊居者之說,若非有儒生徐民望不避斧鉞,告御狀至京城,這才將范圍縮小到沈萬三本身和他兩兒子身上。
之后洪武十九年,沈萬三三子沈旺兩個兒子作死,老朱又是給了沈家一刀。
雖然沒誅盡,可一切的一切老朱記得,錦衣衛也幫著老朱記得。
“這沈秀和既然沒和周莊聯系,以后也別聯系了!”
一番思索之后,老朱淡淡的說道。
不過在場所有人也明白,這沈秀和暫時算是在老朱這過關了。
蔣瓛叩首。
“允熥接觸沈秀和,應該是只是為了錢,你們錦衣衛就不要插手!”
錢很重要,但一路天下都打下來的朱元璋很清楚,錢從來都不是關鍵,想當年張士誠拉攏無數鹽商,海商,資產無數可結果呢?
人,朱元璋看著!
為了活命選擇就藩瓊洲,搞點錢將日子過的好一點可以理解。
反倒是不搞錢,才會讓老朱多想。
“明白!”
“下去吧,盯著該盯著的人!”
朱元璋揮了揮手,九月了,有些事情也該定了。
“是!”
看著蔣瓛離去,朱元璋再次開口,“通知一下,月中朔望朝擴大,在京五品全數到場,擺大禮,使四海咸聞,另命湯和入京!”
“是!”
伴隨著朱元璋話音落下,兩位宮人直接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常年伴隨朱元璋,雖不掌權利可話中的道道如何不懂。
朝會分大朝和常朝,大朝一年最多三次,屬于禮節性的朝會,務虛不務實。
然后是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舉行,務虛多過務實,但像涉及到傳承,戰爭,六部認命,都必須在的朔望朝上通過,不然不作數。
至于最常見就是日朝,規模很小,但以務實為主,是皇帝和官員溝通政務的渠道。
加上命在鳳陽養老的湯和回來。
老朱想要干什么?
在場已經猜到,相信要不了多久,整個南京都會知道。
……
“擺大禮,這是要定了嗎?”
“朱允炆那小兒,當真是好運的很??!”
“王爺的謀劃空了!”
如秋風吹過水面,先是六部尚書,然后是勛貴,無一不是因此而動。
期間有哀嘆者,有心思混沌者,有錯愕者,但卻無人敢將心中的話說出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