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曾太孫之野望(1/2)
韓國都城外,大秦兵營。
秦蟜帶著五萬兵馬,來到了韓國都城。
韓國作為七大王國之一,卻早已處于風雨飄搖之際。
他們只余下了三個城池。
都城被圍后,剩余的兩個城池立即派兵支援。
但合共兵力,也不過寥寥八萬。
而秦蟜的手中呢。
他自函谷關出關,帶走了五萬兵馬。
邯丹城王龁將軍接到了昭襄王命令,亦是分兵十萬南下,來到了韓國都城外。
論兵力。
大秦合共十五萬兵馬,遠在韓國八萬兵馬之上。
論兵鋒。
大秦乘著攻破邯丹的無敵兵鋒,氣勢遠勝于瑟瑟發抖的韓國哀兵。
不管怎么打,大秦都沒有半點輸的理由。
大秦兵馬早已合圍了韓國都城,韓國將士已是沒有任何逃跑的可能。
哪怕秦蟜隨口喊一聲沖鋒,大秦將士就能將韓國撕碎了。
可是他沒有。
這一仗,是這位過氣曾太孫唯一的翻身仗。
他不但要打勝。
還要打得漂亮!
依靠兵力與兵鋒之上的巨大優勢碾壓,絕不是他想要見到的。
這般橫推,也不能凸顯他那卓越的統兵能力。
哪怕是勝了,也絕不會有人稱贊他。
也因此,秦蟜制定了一個十分偉大的戰術。
那便是聲東擊西。
他要以五萬兵馬保持合圍之勢,再以九萬兵馬強攻韓國都城東門。
待戰爭打響后,韓國主力大軍均是被吸引至東門后,這位曾太孫再以一萬兵馬自西門而入。
前后合圍之下,韓國大軍必然無法抵擋。
且歷經了九萬虎狼大軍的洗禮后,韓國都城內還能剩余多少可戰之兵??
他這一萬兵馬,必然能夠一路橫推了一切。
到時候。
秦蟜完全可以向天下宣揚,他是以一萬兵馬攻入韓國都城,碾壓了七萬韓國大軍。
這般以少勝多,必然令他揚名天下,成為新的沙場傳奇。
他的威望,亦是能夠在軍中迅速地擴散開來。
只要把握住這道威望,以曾太孫身份掌控這十五萬兵馬,也并非不可能。
只要有了兵權,他就有翻身的機會了!
秦蟜望著前方的沙盤,很是自信地將自己手中的小旗插在了前方。
“這一仗,我們就這么打!”
坐下的將士們均是知曉,秦蟜的打法有些初級了。
聲東擊西,戰術是不錯。
但秦蟜沒有考慮一個問題。
真正的聲東擊西,是徹底放棄一點,強攻另一點。
這位曾太孫的想法,卻是兩頭吃。
若是韓國大軍的垂死掙扎,突擊的那一萬兵馬,只怕會遭遇莫大損失。
將士們沒有說什么。
說了也沒有用。
只怕這位曾太孫也不會聽。
他們都下去安排去了。
統領函谷關五萬兵馬的將士,名為李信。
這位青年將士,也是秦蟜盡力爭取而來的副將。
昭襄王是想動用王翦為副將的。
但秦蟜拒絕了。
若是王翦出馬,如此大威望之人,可是他掌控兵權的最大阻礙。
既然昌平君熊啟不行,這位曾太孫也就選了王翦的副將,李信。
李信走出了主將大營后,后方的將士們均是上前,詢問著他:
“李將軍,這該如何是好?”
“殿下的計謀,并不妥當。”
李信作為副將,也只能無奈嘆氣了:
“這一個月以來,你們見到我勸動過曾太孫殿下嗎??”
此話一出,大家均是沉默下來了。
的確。
秦蟜的剛愎自用,已是令他們所有人頭疼了。
不管他們如何勸,這位曾太孫都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哪怕這個想法是幼稚的。
幸好。
一路以來,都不過是統兵的問題。
哪怕出了什么事情,也不過是不和諧。
并不影響大秦軍團的戰斗力。
可如今。
卻是不同了。
聲東擊西不是這么用的。
“都別說了。”
李信再一次長嘆了一口氣:
“這一仗,對曾太孫殿下而言,不能輸。”
“對我們也是。”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最好的一萬精兵給殿下,保護他的安全。”
“至于強攻的九萬大軍,都給我上不要命的人。”
“在殿下入城前,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韓國大軍全打成了殘廢。”
這般話語,誰也聽出來是多么的無奈。
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這就是他們的心態。
雖說不管秦蟜怎么怎么折騰,大秦大軍都是必勝的。
可為了實現他那完全沒有意義的戰術,大秦必須付出更多將士的性命。
這如何不讓人心累與無奈!?
盡管如何,他們還是這么吩咐下去了。
李信這位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