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一切已晚(1/2)
可大概在四月十三日左右,大順軍隊在李自成的帶領下從北京向山海關進發,當這支軍隊行進到三河縣的時候,遇遇到了吳三桂的使者,這個使者謊稱吳三桂仍然愿意投降,要求李自成暫緩進軍。
結果在這個關鍵時刻,李自成居然信了……
他居然真的信了……
李自成開始派遣官員前往山海關和吳三桂談判,并且他真的放慢了行軍的速度。
四月二十二日早晨。
多爾袞帶領清軍進入山海關。
幾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以逸待勞的清軍很快擊敗了大順軍隊。
大順軍隊陣容大亂,大將劉宗敏也負傷了,李自成發現敗局已定,立刻下令緊急撤退。
李自成在撤軍的過程中將吳三桂的父親殺死,并且在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將吳三桂全家三十四口全部殺死。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除了殺人泄憤之外完全沒有任何辦法。
與此同時,吳三桂在山海關戰役剛剛結束不久,就率領山海關遼東軍民剃發投降清朝,被多爾袞當時就冊封為平西王。
整個戰役最終是以清朝獲勝結束,大順軍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高層目光短淺,連續出現一系列的政策和戰略上的重大錯誤。
從那以后,多爾袞等人正式建立以清軍為主體的政體。
然而他們也留下了極大的弊端,或無可奈何的事情。那就是任用明朝的官員體系。
因此,當孝莊垂簾聽政,代表多爾袞時,朝堂會議之上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整齊劃一的情況,她發現這些大臣們的態度完全不是按照思想來決定,完全是按照他們種族決定的。
對那些漢人大臣而言,他們不認為大清朝覆滅,與自己有關。
所以這些漢人大臣們才可以肆無忌憚的支持主戰思想,可以隨隨便便的鼓動清朝一直與大明朝戰斗下去。
清朝即便是打敗了,這些漢人大臣們也不會有太大的利益損失,所以他們并不害怕清朝的失敗。
孝忠想明白這些事情以后,突然感覺心中發冷。
孝莊想明白這些事情之后,仔細考慮了一下未來事情的走向,最終做出了決定。
孝莊決定派出使者與大明朝進行談判,尋找和平解決的機會。
同時孝莊又向西安的阿濟格發出了命令,要求西安的阿濟格盡快率軍返回北京,加強北京的防御力量。
同時要求阿濟格,集中所有各個城市的滿洲大兵,將他們集中在一起一起帶回北京。
孝莊害怕這些滿洲大兵分散在一個個城市,一旦殺胡令的消息傳播到這些城市,這些滿洲大兵就會被滿城的漢人淹沒掉。
孝莊決定把所有的滿洲大兵全部集中在一起,形成一股獨立的力量,拳頭只有攥起來才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才能夠有力的揮出去。
一旦拳頭分散開,就會給這些漢人各個擊破的機會,這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的。
孝莊這邊做出了決定的時候,在廣大的華夏大地上,殺胡令的消息早已經傳揚的到處都是,幾乎滿天下所有人都得知了殺胡令的消息。
并且很多在殺胡令之中獲得收益,親手拿到賞銀,甚至親自得到太子殿下所封官職的人,他們的案例傳揚的到處都是,甚至出現在說書藝人的口中。
這些說書藝人帶著眾多的似是而非的消息,不停游走在各地,不停將這些消息散播的更加廣泛。
所以殺胡令的消息不斷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外一個地方,在各地快速擴散開來。
因為殺胡令背后帶著巨大的利益,所以很多人都會有意無意的幫助這個消息傳播,很多人都會有意無意的把這個消息拿來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分享。
聽到殺胡令的這個消息,尤其聽到很多人拿了韃子的人頭在太子殿下那里封官受賞的消息,他們聽了這個消息之后不由得垂涎三尺,想要得到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
并且這個機會并不是總有的,這個機會幾乎是稍縱即逝。
因為太子殿下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滿洲韃子所有人口加在一起也才五十萬左右,而所有滿族韃子入關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才三十四萬。
這么一點點的人口,分布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不是誰都有機會去殺一個韃子的,甚至不是誰都有機會能夠見到韃子的,這么少的韃子完全不夠大家分,所以如果要想殺韃子,可真是手快有手慢無,動作慢了壓根就別想搶得到。
正因為如此,當殺胡令的消息傳播到全國各地之后,很多垂涎三尺有心殺韃子的人,唯恐落后,他們立刻呼朋喚友,尋找與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大家拿起刀槍棍棒,準備找合適的機會去殺韃子。
而當殺胡令傳遍河南山東河北各地的時候,眾多的漢人看著那些滿人眼神出現了奇怪的變化。
這些滿洲韃子散布在廣袤的大地之上,殺胡令的事情壓根兒就被蒙在鼓里,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會去主動將殺胡令的消息告訴他們,所有滿族人都被蒙在鼓里。
有的韃子家里的壯丁出去當兵了,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殘,有韃子的老人拄著拐棍到莊園里巡視,催促這些農民好好的給他們種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