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駛向上元門(1/2)
并且北京城作為都城,缺水缺糧,需要集全國之力,千里迢迢地維持龐大的漕運,國家在漕運上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如果將南京作為都城,漕運就徹底省掉了,南京依靠著長江水脈,完全可以貫通整個國家,交通非常便利。
大軍的調動完全可以順著水脈,快速抵達整個國家各主要地域。
朱弘棟等在座的軍官消化了一下,繼續講到。
“我們要想打下應天府,第一重城墻外郭城墻可以不用管,因為我們可以從長江進入秦淮河,秦淮河就是第三重城墻的護城河?!?
“但是這第三重城墻是最為強大的,高有五丈,依山傍水而建,很多地方干脆是從山體上開鑿出來的城墻,非常不好打。”
“我們即便攻入了第三重城墻,后面還有兩重城墻必須要打破,否則這個應天府就不算拿下?!?
“所以我們攻擊應天府,至少必須連續拿下三重城墻才行。”
“這注定是一個艱難而持久的攻城戰,而我們孤軍身處清軍控制區內,偏偏沒有條件打這種曠日持久的攻城戰,所以我們必須盡快拿下南京城?!?
“這不僅是軍事仗同時也是一個政治仗,我們拿下應天府的速度越快,對清軍權威的打擊就越大,對有心反抗清軍的義民鼓舞就越大,就越容易在清軍的控制區里掀起此起彼伏的反抗浪潮?!?
正因為如此,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我們在攻克應天府的時候,在戰術上,一旦出現合適的戰機,各個部隊一定要投入堅決,作戰果斷,絕不能放縱任何機會。
朱弘棟說到這里,眼睛掃視一下在座的眾多軍官。
都聽明白了嗎?
眾多軍官齊聲答道:聽明白了!
…………
整個船隊在八卦洲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早早起床,趁著拂曉的晨光就已經起航。
剛剛前進不久,旗艦艦長就指著船隊左岸說道。
“王爺,這里就是燕子磯,緊挨著燕子磯的那座城門就是觀音門,整個應天府最靠北的城門,城門后邊遠遠的那座山就是幕府山?!?
朱弘棟拿出望遠鏡遠遠觀察,發現應天府的外郭城墻上,此時已經旗幟招展,城墻上早就已經有很多人影在晃動,看來應天府早已得知他們前來的消息,只是不知,應天府做了多少準備。
朱弘棟大致算了一下,他們從杭州出發,一直來到應天府城下,用了六天左右的時間,中間打了三仗,兩次水戰一次攻城戰,三次戰斗都沒怎么耽誤前行的時間,算是比較快了。
六天奔襲一千二百里,放在明末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閃電戰了。
哪怕應天府在他們出發兩天之后就得知消息,馬上開始做準備,最多也只有三四天的準備時間,算上往返的時間,最多也就能夠召集周圍一百里范圍內的軍兵。
這么算來,應天府能夠增加的守軍數量非常有限,最多也就臨時征召一下當地的丁壯,而清軍剛剛征服江南不久,在當地不得人心,當地征召的丁壯恐怕也頂不上太大用場,清軍自己恐怕也不會非常放心。
朱弘棟在心里思量著,船隊已持續前行,壯觀的應天府外郭城墻,逐漸展現在船隊面前。
很多士兵紛紛涌上甲板,瞻仰自己國家曾經的首都,紛紛為應天府城墻的雄偉壯麗而感嘆。
這些士兵很多都是農夫和大頭兵,見識非常有限,大多數人甚至一輩子都沒離開家鄉一百里之外。
這時突然見到國家的首都呈現在自己面前,應天府龐大雄偉一直延伸到天邊的城墻,立刻讓他們嘆為觀止,紛紛驚叫出聲。
“哇,這就是應天府??!好大啊!”
“原來當初太祖爺就是定都在這里,聽說這里地下有龍脈,鎮壓大明江山,保大明氣運!”
船上的人在看風景,風景里的人同樣在看船。
在城墻上,同樣聚集了大群兵丁,對著江面上龐大的船隊指指點點。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船隊逐漸越過觀音門,駛向上元門。
與此同時,城墻上有大隊軍兵,跟著船隊同步前行,非常警惕地注視著船隊。
船隊在長江上航行,江邊不遠處就是城墻,雙方距離最多也就一里多一點。
就在船隊將將抵達上元門的時候,城墻上突然冒出幾股白煙兒,幾顆炮彈劃過一道弧線,沖向船隊側面的幾條船。
這幾顆炮彈大多數落空,扎進江水里,濺起一根高高的水柱。
其中一顆爆在幸運地命中船隊側面的一條船,從船舷側面鉆進去,一陣木板破碎的聲音傳出之后,隨即一切歸于沉寂。
那條船仍然若無其事的向前航行著,看來損失不大,至少沒有造成結構性損壞。
朱弘棟的望遠鏡立刻轉過去,在城墻上看到幾門二將軍炮和威武將軍炮正在緊張的裝填著。
朱弘棟立刻一指城墻上的火炮。
“干掉那幾門開火的火炮!”
朱弘棟的命令剛剛下達不久,就見船隊靠外側的戰船上,騰起十幾股白煙兒,一連串的炮聲傳來,十幾個黑點兒快速的奔向城墻。
這些黑點在戰爭雙方眾多士兵的目光中,一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