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明并不落后(1/2)
“聽說他們還專門請了幾個鐵匠到他們的國家傳授鑄鐵炮的手藝。”
“還有這事?”
朱弘棟非常驚訝,卜加勞炮廠他早有耳聞,畢竟是明末中國火炮的主要采購地。沒想到真到了明朝,聽這里的人一說,發現原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這些葡萄牙人唯獨火炮形制稍有領先,其他方面的技術照著大明全面落后,連鐵炮都不會造,只會造昂貴的銅炮。
還是中國鐵匠的加入,炮廠才會做鐵炮,如果沒有中國鐵匠,炮廠恐怕會一直使用青銅來造炮。
張天倫算是看出來了,王爺估計對火炮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給王爺普及了一下火炮方面的知識。
“王爺,其實咱們大明早就會造火炮,并且招標的技術比紅毛夷人強多了。”
“太祖爺年間,咱們就制造過口徑七寸的火炮,當時就是造的鐵炮。”
朱弘棟聽的一愣神兒,沒想到大明早就會造鐵炮。太祖爺指的是朱元璋,那就是差不多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合著1380年附近,中國就已經會造鐵炮了。
可是朱弘棟的驚訝還沒完,就聽張天倫接著說道。
“其實元朝的時候,就造過青銅炮,再往前的話,據說西夏的時候就有過青銅炮。”
朱弘棟心里默默換算一下,西夏那么差不多的1220年之前了,合著老祖宗們在四百年前就開始玩火炮了。
“其實咱們不僅能造鐵炮,太祖爺的時候,怎么還照顧鋼炮。”
“鋼炮?!”
朱弘棟嚇了一跳,鋼的熔點比鐵高多了,鑄鐵只需要一千二百度左右就行了,鋼就需要一千五百度。
“張大匠,你是說咱們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可以用鋼來造炮了嗎?”
“沒錯,太祖一年間就制造過一門口徑有西瓜那么大的鋼炮,但是這鋼炮實在太貴了,做起來太麻煩,所以后來就沒有再造鋼炮。”
“并且咱們當時用的還不僅僅是鑄造,還有鍛造炮。”
為了方便朱弘棟理解,張天倫具體解釋一下。
“就是拿一根鐵柱,作為炮芯,然后用熟鐵條卷在炮芯上,鍛打成炮筒,在炮筒外再加上炮箍。”
“鍛造炮比鑄鐵炮要結實,也更加輕便,炸膛的可能性小,威力更足。”
朱弘棟發現自己算是開了眼,聽了張天倫這個專門造炮的大匠講解,才算明白原來明朝在火炮制造上已經非常先進了。
可惜中國因為周邊的地緣政治因素,火炮雖然已經有了,但是大威力火炮一直沒有應用場景,中國周邊也沒有哪個勢力需要中國用上大威力火炮的。
所以中國的火炮走的是一條與西方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因為周邊的勢力一向比較弱,所以中國的火炮走的是便攜式,針對步兵和騎兵攻擊的方向,而不是走的重型攻城的方向。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導致西方的火炮發展,漸漸超越了東方。
放在明末這個時間點,西方也僅僅是在火炮理論,以及火炮形制上超過大明,實際在火炮制造技術上,西方還是要弱于大明。
朱弘棟聽了張天倫的介紹,腦子里不斷閃過各種火炮的樣子,再根據自己為新軍設定的作戰任務和作戰目標,很快選中了合適的火炮。
“張大匠,我主要需要四種火炮。”
張天倫一聽王爺開始提起具體的要求,立刻聚精會神的聽起來。
“一種是伴隨步兵的虎蹲炮,這種炮您幫我選擇一個適合攻擊騎兵和大規模步兵的形制,口徑和重量要合適,射程也要合適。”
這個要求比較簡單,虎蹲炮制造簡單,并且早已經制造成熟,想要什么樣的都不難。
張天倫當即說道。
“王爺請放心,虎蹲炮不是問題,便是咱們府庫里就有好多虎蹲炮。”
“第二種火炮,我想要弗朗機炮。”
“既然張大將說咱們在太祖爺時就造過鍛造炮,我希望這兩種輕型火炮都用鍛造的方式制造,盡可能減輕重量增加強度。”
張天倫沒有猶豫就答應起來。
“這很簡單,本身這兩種火炮體積就不大,口徑也小,正好方便用鍛造的方式制造。”
張天倫看了看正在施工的火槍廠,再次說道。
“回頭等火槍工廠的水利鍛錘制造完成之后,我們完全可以用水利鍛錘快速制造鍛造炮。”
“第三種,我希望張大匠能為我設計一種新型的,可以伴隨步兵快速機動,一匹馬就可以拉走的輕型火炮。”
“這種火炮最好能夠發射八斤到十斤重的鐵彈,自重不超過一千斤,射程在五里左右,最好能做成鋼炮。”
“這樣進一步減輕自重,增加強度,減少隨步兵機動時的負擔,這種炮需要匹配一個對應的炮車。”
說著,朱弘棟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拿破侖炮的炮車簡圖。
張天倫看到這個炮車的圖案,眼中有光逐漸亮起,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種與他曾經制造和見過的火炮完全不同的一種新火炮。
朱弘棟指著炮車上的拿破侖炮重點講解。
“張大匠可以將它視為一種縮小化的紅衣大炮,這種炮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