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科舉(2/2)
致只有兩種出身。
其一便是列候公卿之后,其二便是因軍功得以入朝為官之人。
而此時將科舉制,推到臺面上來,也算的上是給這些個貴族人家之子嗣一個入朝為官的機會,他們怎會反對之。
然漢家此時的選官制度,還是察舉制,完完全全是靠地方之官吏向朝廷舉薦,且整個漢家數十郡滿打滿算也沒有多少個舉薦名額。
且地方之舉薦被各種各樣的規矩束縛之,其所舉薦之人,定然不可能是出身平民之家之人。
但科舉制最大的特點,便是不論出身如何,皆是以考試成績之優劣來決定是否被錄用之。
這對社會底層之人也是一福音,又言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特別是那些個社會底層之士人,最大的夢想,便是有朝一日也可得天子之重用,入朝為官。
為了這個夢想,不遠千里從故土而至長安之人比比皆是,現在在劉榮手下的主父偃,便是如此,若不是當年劉榮到霸陵去為文帝守孝,在一酒舍之中遇到了他。
其此時此刻說不定便要在長安街市之上乞討度日了。
固此,推行科舉制,這也是劉榮在這些社會底層士人之中,刷名望的一次大好時機。
…………………………………………………………………………
固此,一早劉榮便開始琢磨將這件事落實下來。
將自己的計劃密密麻麻的寫在數封竹簡之上,劉榮看了一遍還是覺得不甚完備之。
想了好一陣之后,劉榮便命王聲前去備好車駕,而出行之。
然出了司馬門,坐上車駕之后,劉榮便言道:“到當陽侯府中去”。
聞此言,這御者這才揚起馬鞭,驅車前行之。
到了其府外,王聲便立即上前叩門,命人入府傳信。
不多須臾,賈誼便匆匆忙忙的出了其府門,“臣拜見殿下”。
而劉榮則是行禮道:“學生怎能受老師之禮”。
賈誼是呵呵一笑便與劉榮一同入府而去之。
待兩人到正堂之中落座之后,賈誼才言道:“殿下今日怎得閑到臣家中來?”。
對賈誼劉榮自然是不用客氣,當即便命王聲取抱上來一匣子,放在了賈誼面前之書案之上。
而王聲取下這匣蓋,劉榮才言道:“此中乃是學生欲上奏父皇之諫言,然其尚有不足之處,望老師助學生一臂之力”。
聞言,賈誼卻是不說話,當即便將面前之竹簡打開,一卷一卷的細細讀之。
而當將這數卷竹簡通讀之后,賈誼是捫髯言道:“殿下之諫當真不俗之,此策若得行之,定是利在千秋事!!”。
賈誼自然是能夠看出些策論之價值到底有多高,才會如此說。
賈誼深思過后,過了好一陣,!才又言道:“殿下之策論中所言,其能否為官,皆以考試之優劣而定之,其雖可取之,然亦有不當之處”。
言畢卻是又道:“我漢家以孝治天下,若是大德有虧之人,令其為官,定難以令天臣民信服之”。
聞此言,劉榮便是止不住的一點頭,的確,此時的社會大環境要求所有人都要對長輩恭敬孝順之。
若是個十分不孝之人,其在地方都難以生活下去,就更別提還想要做官了。
“老師此言大善”。
而賈誼接著便又言道:“此策論上呈陛下之后,若得陛下之準許,當先試行之…………”。
這一點,劉榮倒是與賈誼想到了一塊去,的確,自己雖然是對科舉制度甚為了解之,但那也只是停留在書本之上,其應用到現實之中如何,那還當真不知道。
固此,只有先試行,才能查漏補缺,將其完善之。
之后,劉榮與賈誼二人便是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談論起了這科舉到底該如何實行之。
劉榮從午后便至賈誼家中來,一直到了黃昏之時,這才要離去之。
后來在賈誼的盛情之下,劉榮更是在其家中用了晚膳,才回宮而去之。
站在其府門外,劉榮一拱手言道:“老師請回,學生去矣”。
隨即,便坐上車駕而離去之。
然去賈誼府中之時,還只是帶了數封簡牘,回來之時,便是滿滿的裝了一箱子。
到了寢宮之后,劉榮立即便命人將其抬到了書案之前,取出一卷未用過之帛書,便將竹簡之上所栽之盡皆歸納總結,寫在了這帛書之上。
……………………………………………………………………
翌日,劉榮早早起身,在宮婢服侍之下,換上了衣物,用完早膳之后,便將這帛書揣到了懷中,要去面見老爹。
劉榮可是早就命人去問過王仡了,老爹其事已在麒麟殿中批閱奏折。
當然,天下再忙之人,也忙不過天子,批閱奏折到深夜都是常有之事,但在淳于意入宮之后,在其建議之下,天子劉啟的平日之作息也是有了些規律。
“殿下怎如此早便來求見陛下”,一見到劉榮,王仡便言道。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