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自責的李世民(1/2)
雖然皇帝和群臣的冷戰還在繼續,但是朝廷機器還是勉強運轉著,并沒有出現故障。
嶺南的馮盎對得起李世民的夸獎,南蠻不過分布到漫山遍野的抵抗了半個月,就被馮盎盡數驅離,把那幾個含有銅礦的山脈占據。
既然銅礦已經入手,那么再打下去就沒有必要了。于是馮盎一邊派人開采銅礦,一邊派人鞏固邊防。
因為極度自信,他甚至沒有多攻略一些土地用于敵方入侵的緩沖。
開采出來的銅礦不需要提煉,就被運到河道以及海里的船上,借著風,駛向長安。長安的水力冶煉廠,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提煉出來。
接到銅礦后,冶煉廠和鑄幣局日夜加班,把銅礦制成了第一批的銅幣。
新式的銅幣,舍棄了之前的中空結構,就是邊緣有點齒輪模樣的圓幣。和之前最大的不同,是這些銅幣不再是一個一文,而是根據大小劃分成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
本來冷鋒的提案中還有五十文和一百文的幣值,但是文武百官考慮到百姓容易丟失錢幣的問題,不想鑄造這么大面額的銅幣。
和銅幣一樣,國庫銀行和倭國的銀子都被制成了銀幣,面額和銅幣一樣,只不過一個銅幣頂一百銅幣。
不管是銅幣還是銀幣,都印上了復雜的圖案,防止有人造假。水力巨錘配合鐵生獨家的超硬合金,普通人還真的沒辦法仿造出來。
至于金幣
上面只有一個李世民策馬揚鞭的圖案,幣值只有“一”,頂一百枚銀幣。這是李世民極度自戀之下的安排。
貨幣的改革昭告天下,從新式錢幣流出開始,將會慢慢的收回舊式的錢幣,同時,絹布絲綢不再具備貨幣的性質,貶低成為一般的貨物。
放在往常,貨幣的改革可能要持續一代皇帝才能完成,但是,在銀行的幫助下,貨幣的更換,只需要按照鑄幣局的速度來就行。
反正商人們從銀行提出去的都是新式貨幣,新式貨幣會隨著商人們的商業活動慢慢擴散開來,并不需要朝廷刻意助力。
對于朝廷的貨幣改革,平民百姓并沒有什么表示,反正就是比之前多了一個頂好幾個的銅幣,一個樣子,就是二十面額的銅幣,沒法栓繩子保存,讓人不禁害怕會丟掉。
對于商人,特別是大商人來說,貨幣的改革可就有用處了。之前金銀只是作為一種貨幣的象征,并不被官方承認。但是遇到大宗的交易,還是得用金銀抵銅錢。
如今金銀被官方承認,還賦予了幣值,對他們來說簡直不要太幸福。之前交易是金銀交易,或者拖著一大馬車的銅錢,銀行開設后,他們不用拖著一車銅錢跋山涉水了。而如今,他們彼此交易,終于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再大宗的交易,也不過幾個金幣而已,錢袋里揣著就行了。要是怕路遇劫匪,完全可以交易完后存進銀行,等到了家附近再取出來,或者干脆存在里面,等有需要的時候再取。
反正就算是活期存款,也有利息拿!
朝廷的貨幣改革,順利的進行著,商稅律的宣傳手冊,也排上了文院印書坊的隊,土豆玉米,在長安周邊的各處土地里,靜靜的生長著。
萬事俱備啊!就差正式施行了!
但是就在這個關口,皇帝偏偏和文武百官在鬧別扭,不管是皇帝還是文武百官,都在悶聲想辦法對付彼此,根本沒人關注這些。
文武百官怎么對付皇帝?很簡單,消極怠工!明明是很簡單的事情,偏偏送給皇帝決斷,明明是很清晰明了的事情,偏偏畫上一圈彎彎繞讓皇帝懵逼。
明顯感覺到自己工作量加大了的李世民,也對文武百官做出了還擊。
在這之前,文院國子監崇文館的畢業生不足以滿足大唐的官職空缺,空著的職位,還是得舉薦填補。
自從五姓的影響力在朝堂中衰敗后,這些舉薦的名額都被李世民給了新興貴族,比如房玄齡他們。
但是,在這之后,李世民依舊是吧把這些名額給他們,但是位置卻變化的亂七八糟。
本來應該到京北道任職的房家子弟,偏偏被李世民弄到了嶺南,本來應該到河北道任職的杜家子弟,偏偏被李世民弄到了山南道。
這樣的行為讓房玄齡等人無奈至極。把這些家族子弟安排到那些位置,必然是對他們家族有好處的,可是經過李世民這么一折騰,完全亂套了。
特別是嶺南,老房在嶺南有個屁的基業??!那個房家子弟,根本就是在家主和皇帝的爭鋒中變成了受罪者。
原本那潮涌動的朝堂,變成了波濤洶涌,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矛盾,似乎越來越深。
在這樣的環境下,冷鋒卻穩如泰山。
對付皇帝的行為,并不被官員群體約束,所以他還是照常處理兵部的事務。而且他1也沒什么族人安排,李世民的火也撒不到他的身上。
唯一讓他擔心的,是老婆和孩子。
眼看秋老虎已經沒什么氣力了,天氣就要轉涼,但是九成宮的皇后還沒有回宮的跡象。
九成宮海拔很高,群山環繞,適合避暑,但是很不適合過冬,雖然劉淑雯是去陪著皇后放松心情,但是,凍到他們就不好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