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挖墻腳!(1/2)
房玄齡是李世民第一心腹,長孫無忌是李世民大舅哥,去掉這兩條,就是在朝堂上,李世民也不會跟冷鋒說場面話,直接就說出蝗災會威脅皇權的事兒。隋末亂局剛定,沒幾個二百五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搞事情。
當然,五姓除外,他們是最古老也是最堅定的“天授皇權”思想的繼承人,此時又被皇帝各種限制打壓,不抓住蝗災的事情回懟才是太陽打西邊回來了。
“蝗災四起,赤土千里,稻田百頃,秋無一米。皇權受威脅都是次要的,朕擔心的,是百姓受苦,如今隋末亂局剛剛平定,實在是經不起折騰了。所以,冷鋒,朕只問你如何預測蝗災,這次蝗災規模究竟有多大。”
看著李世民和房玄齡、長孫無忌,再想想自己昨天一時心血來潮干的事,冷鋒忽然有一種小孩子犯了錯,大人不先動手,而是先問同伙都有誰的感覺。
“關于蝗災,其實很簡單,文院的自然學科和生物學科學到深處,就能預測很多事情。去年干旱,有三個州鬧了小蝗災,有蝗災就說明土地里有很多的蝗蟲卵。雨少,土地里的真菌就不能破壞蝗蟲卵。
再加上冬季只下了一場雪,沒有嚴寒凍死土層里的蝗蟲卵,今年的蝗災,看來就無可避免了。”
李世民三人聽冷鋒說的話聽得云山霧繞的,他們不知道真菌是什么東西,換作孫思邈或許會知道,因為他一直研究青霉素。
房玄齡迫不及待地問:“那是哪個州爆發?規模呢?”
如果能知道規模,那么朝廷就能搶先指定好對策,盡可能的避免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有餓死的人出現。
自古以來,華夏人就崇敬“上天”,特別是遇到一些常識理解不了的東西時,首先就要往老天、神、怪上面考慮。有人發出過疑問,蝗災起了,百姓們沒東西吃,為什么不吃蝗蟲?要知道小龍蝦這種入侵物種都被我天朝的吃貨們消滅了,需要人工飼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其實,不是百姓們不想吃,是他們不敢吃。岳州人信鼉神,所以從不捕殺鱷魚,遇到了最多嚇一嚇它。百姓們都信蝗神,不少地方甚至還有蝗神的小廟,蝗災四起,他們寧可吃觀音土,也不會選擇吃蝗蟲。
因為他們祖祖輩輩都堅信蝗災是上天對黎民百姓的懲罰,吃蝗蟲會惹怒上天,降下更大的災難。
冷鋒撓了撓頭,說實話,關于這一起蝗災,只有“李世民吃蝗蟲”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從李世民吃蝗蟲的地點是御花園來看,很可能就發生在京畿道,至于規模,史書上沒記載,冷鋒哪里知道。
“地點應該就在京畿道、關內道周邊,規模實在是不好說,所以我才把軍方拉下水,就是囤積太多浪費了,我跟他們關系熟,也能抗下來。”
有火藥武器保佑,至少軍方不會跟他撕破臉皮,打不了到時候自掏腰包賠給他們唄。
“這樣啊~”
李世民長舒一口氣,知道地點就好,京畿道關內道交通便利,利于調糧,如果是邊遠地區,朝廷就是有力也難施。
長孫無忌一直沒有說話,他現在滿腦子都在思考冷鋒剛剛說的“真菌”是什么東西。
聰明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鉆牛角尖,遇到自己解不開的問題,總要獨立解決,哪怕只能收獲自己對自己的贊美。
“真菌,真菌,真菌………”
聽到長孫無忌都嘀咕聲,房玄齡微微一笑,他太了解長孫無忌都自負了,干脆問道:“熩國公,您剛剛說的真菌,究竟是什么東西?老夫實在是聞所未聞。”
“蘑菇,還有霉變出來的綠毛,就是真菌的一種。”冷鋒毫不猶豫的就舉出了兩個例子:“這兩張比較常見,而且肉眼可見,其實還有更多我們單憑一雙肉眼看不到的真菌,需要等琉璃研究到一定程度,造出顯微鏡才能看到。”
“就是像你那個千里眼一樣的東西?”
李世民玩過望遠鏡和狙擊鏡,還一度琢磨著把其中之一納為己用,聽到冷鋒提起顯微鏡,他首先就想到了這個。
“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就是原理不一樣,文院暫時還沒到生物學等學科的普及,所以不急著造。”
“生物學啊~”李世民想起冷鋒剛剛說的話,便追問道:“你剛剛說文院暫時不會傳授這個學科,是為什么?”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也很有興趣,他們的長子就在文院學習,如果能學到什么生物學自然學的,沒準就是一場造化!
“沒人啊~”冷鋒抱怨道:“識字的老師很多,可是術算的老師太少了,虞世南孔穎達大力幫忙,才從國子監和弘文館弄來那么三四個術算老師。
就是這樣,人還是不夠,連太子和魏王、蜀王都上講臺了,可見術算教授的艱難。后續的學問,學不好字,不會術算根本沒法學………”
這是一個好機會,看樣子生物學連皇帝都很感興趣,不趁這個時候訴訴苦,拉取一點幫助,實在是浪費。
李世民聽到冷鋒的吐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他聽出了冷鋒想要抽國子監弘文館的力量強化文院的意思,可是國子監和弘文館實在是有點重要呀。
武德四年他于長安宮城之西設置“館”,招集天下名士,號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