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3)
,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比她小四歲,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
以前不懂事,唐小燕不止一次和弟弟鬧別扭,怪父母重男輕女,兩人打架也是常有的事。
其實,真論起來,重男輕女的不是養父母,而是爺爺奶奶。唐家父母對于兩個兒女并沒有太多的偏見,只不過家里不富裕,她那時候嘴巴又饞,經常為了幾毛錢和弟弟爭奪。
如今想想,她那時候的脾氣真的不討人喜歡。
和其他小姑娘分手,拐個彎進了她家的胡同,朝著熟悉的門口走去。
多少年沒有來過這里了,一切和記憶中一模一樣。
唐家村其實并不是一個祖宗繁衍下來的,早年戰亂災荒,很多人家背井離鄉。唐家村本地的住戶姓唐,后來陸續搬來了許多遷移的流民,整個村子人家的姓氏就變得五花八門了。
不過姓唐的人家都住在村子東頭,其余姓氏不統一的都住在西頭。
唐小燕家就住在村東頭第四條胡同里,和一條胡同比鄰的人家相比,唐小燕家的門庭真的是太寒酸了。
房子總共只有一室一廳,房子矮小不說,墻體還有了幾道大的裂縫,后來被唐父用泥巴給糊了起來。
據唐小燕的母親說,這宅子本是老爺爺,也就是爺爺的父親居住的。但是老爺爺喜歡賭牌,偏賭運又不好,把宅子的一半輸給了別人,剩下的一半拿來建了唐小燕父親的婚房。
唐父這一輩共兄弟三個,唐父排行老二。唐小燕還有一個姑姑,其實比唐父要早出生,但是村子里女孩子不算在排行中。
大家都知道,家中孩子多了,排行中間的總是不受重視。
唐父也免不了這種情況,唐小燕的爺爺最喜歡哪個兒子,她離開之前沒看出來,但奶奶卻是最喜歡三叔的。
三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長相上也是所有孩子中最高最漂亮的。
他嘴巴又會說話,自然最討大人的喜歡。
唐父就沒那個本事了,唐小燕的記憶,父親一直是溫吞吞的性格,嘴巴笨也就罷了,腦子有時候也很笨。
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唐小燕看到了幾年之后被砍掉的柏樹。
這棵柏樹從她有記憶開始就種在院子里,別人院子里種的都是楊樹、蘋果樹,就他們家種的柏樹。
那時候小小年紀的唐小燕還為這個在同學中大大炫耀了一番,看吧,我們家有的你們沒有。
眼眶里氤氳出一片水霧,唐小燕眨了眨眼,淚霧散去。
她站在院子的門口,不敢踏前一步。
真的回來了嗎?
躊躇的時候,閉著的護暖門開了,唐母手里端著紅色的搪瓷盆正想往外潑水,就看到女兒愣愣地站在院子門口發呆。
“小燕,站那兒干啥呢?你不是跟小芬幾個趕集去了,買的啥東西?”
唐小燕看著年輕了十多歲的唐母,嘴巴動了動,最終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將手里抓著的一把紅蠟燭晃了晃,道:“買的蠟燭,還有跐花。我還給建程買了摔炮哩。”
唐小燕笑起來,幾步跳到唐母身邊。
“瞎買東西,上次趕集不是給恁買了老些,咋還買?”
嘴上雖然說得訓斥的話,但是轉身開了門就進屋了,并沒認真追究。
唐小燕平常想要零花錢只能從大人手里得一毛錢,遇到趕集這樣得大事,才能軟磨硬泡的要來兩塊錢當資費。
她手里的這些東西不少,兩塊錢都讓她花光了。
以前但凡手里有兩個錢,她都拿出去買了零食吃。后來跟了親生父母去城里,花錢的事情更沒有了束縛,所以對于錢唐小燕還真沒想到精打細算上來。
兩塊錢讓她花了個干凈,這會兒被唐母一說,她才暗自后悔。大手大腳慣了,現在不比她上輩子,要節省才行。
跟著唐母進屋,唐小燕把蠟燭等物放到了靠墻的桌子上。
唐母正準備做飯,這個時候不像幾年以后盛行使用煤氣,連煤爐也是消耗品,多數人家還在用原始的鍋灶燒火,燒麥稈木頭做飯又不用費錢。
唐小燕立刻奔到鍋灶前面,坐在那被用了很久表面磨光滑的矮凳子上,拿起燒火棍點了點,對唐母道:“我來燒火,咱今兒吃啥?”
唐母的手很巧,家常飯到了她手里都會變得特別有味道,唐小燕很懷念唐母做的飯菜。
“中午喝點米湯算了,把花糕放箅子上熱熱。咱下午還得包餃子,晚上早點吃。”
這一帶有個俗語,過年吃餃子,大家都爭著時間,叫“過年吃水餃,吃得越早過的越好”。在這方面,唐母一向不愿落人之后。
中午飯做好了,唐父和唐建程還沒回來。唐母讓唐小燕去后面爺爺家看看,是不是呆在那了。
唐小燕家是分宅子單過的,大爺家也一樣,就是三叔一家和爺爺奶奶住在了一起。
唐父這會兒八成跟在一起拉呱閑聊,至于唐建程,不知道野哪兒玩去了,每次吃飯都要人扯開嗓子喊,喊得半個村子都能聽到。
不過這次好像有熱鬧看,唐小燕的大爺和她爺爺房子相鄰,她過去的時候正看到一群人擠在大爺家院子門口,胡同口也站著幾個上了年紀的婦女,都是奶奶大娘輩的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