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上)(4/4)
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崔弘舁四人率領率軍繞過高旬麗城池東進,會于鴨綠江西,試圖跨江南下直趨平壤,會合水軍翻動敵軍根本。
水軍由來護兒率領,而平壤正好是高句麗的都城。
平壤城本是中原領土,但是由于戰亂被高句麗趁虛而入,給奪了城池。
大蜀國三百年政權分裂之后,高句麗眼看著中原大地勢力割據,烽火四起,趁機南下攻占樂浪郡,翌年又占領帶方郡,不久將都城遷到樂浪郡城平壤。
四位將軍想法是好的,但人馬眾多,后勤補給困難,高句麗堅壁清野,路上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燒光了,水井都被土墻推倒填埋,就留下腳下的泥土而已。
遠征軍需自負資糧。大軍由瀘河、懷遠二鎮出發時,各路人馬皆給百日糧,還有排甲、槍稍等武器裝備,及帳篷衣服等,每個士兵負重在3石以上,長途跋涉,人馬皆不勝負荷。行軍時又立下軍令狀:"士卒有遺棄米粟者斬"。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人的智慧是可敬的。
所以有實在背不動的士卒,宿營時皆在帳篷下偷偷地掘坑,將糧食掩埋,以減輕行軍負擔,期望到高句麗境內能搶劫米麥受用。
打的是以戰養戰的主意,可是人算總是不如天算的。
結果,大軍才行至中路,就快斷炊了。
隋軍有九路約三十萬人渡過鴨綠江南下,兵出樂浪道的老將于仲文較有謀略,他率軍來到烏骨城,故意挑選贏馬驢數千置于軍后,自己率大軍向東進發,高句麗出兵掩襲后路輜重,于仲文揮師回擊,大破高句麗軍。
高麗王遣大臣乙支文德來到隋軍營帳前詐降,實為探聽軍情,由于楊廣大張旗鼓,以勢壓人,本無軍事機密可言,乙支文德是來查看隋進軍的決心及士氣的。
高句麗也知道楊廣有投降不殺的詔令,知道詐降的效果,所以身為高句麗宰相的乙支文德敢于來到隋軍大營,旁若無人。
但是,楊廣事先也密向于仲文布置,"若遇高元及文德來降,必擒之"。
于仲文想趁機逮捕乙支文德,但監軍的慰撫使尚書右丞劉士龍不知煬帝密旨,只知"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的明旨,出面制統帥,兩人爭執不下,不了了之。
結果1錯失擒獲敵軍主帥的機會。乙支文德被放走后,諸將反悔,派人追文德,說:"更有言議,可復來也"。意思是說還有話要說,還有事要商量,你回來,咱再具體談談。
孤身闖虎口的乙支文德哪里肯依,你當人家是傻瓜啊!急速回營。
于仲文和宇文述等放走了敵軍宰相,心里很不踏實,怕楊廣怪罪,宇文述以糧盡欲退兵,于仲文則不‘甘心無功退還,想以精銳追擊文德,并沖著宇文述怒斥:"將軍仗十萬之眾,不能破小賊,何顏以見帝?"
他見諸將面有難色,又大吼:"仲文此行,固知無功,何則?古之良將能成功者,軍甲之事,決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勝敵!"辭氣慷慨激昂,諸將亦為之動容,大家平起平坐,互不統轄,但于仲文敢負責,諸將也就不好意思撤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