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嚴氏父子的悲哀(1/2)
這一刻幾乎是轟然而響,不是雷鳴,而是醍醐灌頂。
這一刻就連在朝堂之上游刃多年的顧正德也禁不住手上的微顫,這一切聽似天方夜譚,其實卻是真實的直入人心。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為何在閣老走的那日,會那般的平靜,會毫不驚惶的說出那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高坐在乾清宮內的皇帝,騙過了全天下,唯獨最懂他的,卻是被一旨賜死的張懷宗。
原來閣老早就猜到自己的結局,才會百般的囑托與他,那不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期盼,而是從此陰陽相隔,生死黃泉的遺言。
他早該明白的。
曾經的陛下與閣老之間或許是相輔相知的信任與倚重,可在閣老在內閣坐的越久,坐的越穩,門生遍布,直至走向首輔之位,一人之言,得眾人支持的那一刻,他們之間就已經在決裂了。
那不是簡單的婉拒修道觀,制新衣的矛盾,而是權力的爭奪,從陛下十八歲智斗前任首輔,將其趕出京城,穩坐紫禁城的那一刻他便知道,這位從眾位皇子中脫穎而出,勇奪帝位的年輕皇帝不止是一個執掌生殺,冷漠無情的天子,還是一位心思極沉的權謀者。
如三十年前那般,曾經手下最為信任的副手已經漸漸的掌握權力,成為了新的首輔,而他的一句話,有時候能得眾多文官的支持,已經在無形之中掣肘了他手中的皇權。
即便是作為一個軟弱無能的皇帝,尚且會生出幾分氣餒,更何況是胸有乾坤的建恒帝。
所以自始至終,看似執掌新權的嚴氏父子,不過是一把尚還好用的刀,替皇帝鏟除權力道路上的一切威脅與掣肘罷了。
在朝臣的眼中,在天下人的眼中,是口蜜腹劍的嚴氏父子在皇帝面前離間了建恒帝與張閣老,是嚴氏父子一手掀起了這一場文字殺戮,更是嚴氏父子逼害忠良,鏟除異己。
建恒帝,不過是被迷惑了而已。
其實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巨大的黑鍋,而嚴氏父子不過是在維持皇帝圣明的同時,替皇帝做了這個千古惡人,背下了天下人的怒罵與憤恨。
顧硯齡之所以能看清這些旁人沒能看清的東西,她很明白,這并非是她的天賦,也而是因為從前那幾十年的相處,曾經的她是作為兒媳的存在,侍奉在病榻前,看著這位權謀過人的皇帝謀略一生,將全天下都掌握在手中,卻斗不過衰老而遺憾死去。
而曾經的她作為垂簾的太后,也在一場又一場權衡與殺戮中理解了曾經這位天家公公的手段。
或許在看到汲水集最初,建恒帝是憤怒的,可在憤怒之后,更多的是欣慰,欣慰嚴氏父子作為一個絕好的出頭人,將要替他背下這天下的罵名,替他除去張懷宗的所有門生同黨,讓他的皇權無所掣肘,讓他不再感覺到威脅。
“從前的張閣老與嚴閣老,就像在天平之上,在張氏一黨被徹底打壓之時,嚴氏一黨已經漸漸坐大,陛下如何會眼睜睜看著這一幕重來。”
顧硯齡靜靜地看著顧正德手中的那封書信,隨即抬起頭平靜道:“如今張氏已然沒有復起的可能,陛下自會在此時尋一個時機打壓風頭正盛的嚴氏一黨,扶持新的勢力,此刻祖父若肯做這一人,將這個打壓的機會送到陛下面前,陛下必會借此給嚴氏一個敲打,讓他們有所收斂,從而對皇權生出畏懼,而顧氏自此,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陛下眼中可以倚重之人。”
終究這場博弈就是這般簡單,無論是張懷宗,還是嚴氏父子,或是顧正德,在皇帝眼中只能是一顆棋子,也必須是,他需要的只是聽話的,一旦讓他發現手下的棋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之時,便會毫不留情的舍棄,譬如張懷宗。
在這一場局中,皇帝幾乎清楚的認識每一個人,他知道張懷宗是歷經兩朝的實干忠臣,可他想干的太多了,讓他不得不舍,可這樣的忠臣不能像徐言那般自作孽的人一般任意舍棄,就只有繞個圈,讓嚴氏父子上躥下跳的替他去做。
對于建恒帝而言,嚴氏父子不是清正廉明的良臣,卻是聽話好用的親近之臣。可再親近,也得像父親一樣,時不時的拿棍棒去敲打,免得反了天,上房揭了瓦。
頓悟的這一刻,幾乎屋內的三個人皆震驚的看著這個不過十四歲的少女,即便是身居朝堂多年的老臣,也不一定如此這般看的透徹。
顧正德看著眼前的孫女兒,既是慨嘆又是惋惜,終究緩緩出聲道:“阿九,可惜托了女兒身。”
顧硯齡聞言淡淡浮笑,沒有絲毫的驕矜道:“阿九只是身在局外罷了。”
顧正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鄭重的捏著手中的證據,思索了許久,卻是抬頭看著謝昀道:“若如阿九所言,此物若由你上交,只怕更為事半功倍,只看,你愿不愿了。”
謝昀聞言對上顧正德信任的目光,一旁的顧硯齡也并未阻止,謝昀慎重的接過那封信,隨即道:“謝昀愿為此事。”
在所有人的眼中,謝家顧家本是一家,謝昀做,便是顧家做。
可是此事,也是一個契機,足以幫助謝昀漸漸走入這個朝堂的中心,不再只是個新入朝的翰林。
……
當退出顧正德的書房之時,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