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番外定風波(二十三)(1/4)
在崔侍郎一番明示暗示之下,上官仁懂是懂了??蓡栴}是,這些把柄證據小辮子,讓他上哪兒找去?</br> 他要有這個本事,早扳倒許惜顏夫婦了,還用得著讓族中子弟上京城告狀么?</br> “若是大人早些時候來,只怕還有百姓愿意幫忙,可如今都被疫病嚇破了膽,誰肯出頭?”</br> 早先百姓尚不了解時疫的可怕,對金光侯和升平公主的禁制令,確實怨言頗多。但如今大家知道了,感激還來不及,誰肯說他夫妻二人壞話?</br> 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br> 人家金光侯和升平公主兩口子,又出錢又出力,有病的給治病,沒病的幫你防治。你不說感激,還要害人家,那還是個人么?</br> 就如上官家這般算是結了仇的,也只敢借著下葬之事抹黑許惜顏,說她收攏人心之類的話,但更過分的事,卻是不敢干的。</br> 否則日后只怕在寧州地界上,都呆不下去了。</br> 可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又如何扳得倒這對夫妻?</br> 若扳不倒他們,抓不住把柄,不顯得崔侍郎和他這一派的大臣,之前都是胡編亂造,中傷人家么?且不說皇上要不要追究,就是崔侍郎身后的大人們,都會覺得他十分無能,不堪重任了。到時隨隨便便給他穿只小鞋子,他還如何升官發財加俸祿?</br> 這可絕對不行。</br> 崔侍郎想了想,開始旁敲側擊,“聽說金光侯府,出身寒微,便是金光侯位高權重,升平公主行事嚴謹,其余人難道也個個如此?”</br> 上官仁一怔,瞬間會過意來。</br> 這是想其他人的把柄了。</br> 可他平素只顧跟金光侯和升平公主明槍暗箭的還來不及,哪有工夫搭理旁人?</br> 坐定再仔細捋捋,還真沒聽說過尉遲家人的閑話。</br> 倒是忘了在何處,恍惚聽人贊過,說升平公主治家有方,就連從前最不靠譜的姑奶奶,如今都走上正路云云。</br> 可這樣話又不能直說,省得招崔侍郎不喜。于是上官仁想想,換了個說詞。</br> “大人不知,蓋因尉遲家娶回那尊大佛,誰敢言語?背地里都說侯爺畏妻如虎,凡事皆有她主張,如今她還有寧州呢,旁人哪敢出聲?”</br> 崔侍郎聽著好沒意思。</br> 心想金光侯懼內,是滿京城,連皇上都默認的事實。拿這個來說事,能說出什么花來?</br> 若是金光侯府的其他人,也抓不到把柄,那許惜顏自己呢?</br> “那升平公主,如今只是守孝,當真什么都不管了?”</br> 這么個厲害人物,能撒手放權?</br> 崔侍郎有些不信。</br> 可上官仁想了半天,“確實是不管事了,如今有應酬,只叫世子和侯爺的兩個兄弟出來。聽說升平公主自接到圣旨,便在家抄寫經書來著,連客也不見了。平日里,除了至親女眷,也就龍興寺玉泉寺的幾位高僧前來拜訪,還走動一二。”</br> 崔侍郎奇道,“她家老太爺早安葬了吧?那和尚為何還要來拜訪她?”</br> 上官仁略訕訕,“不是都說升平公主的字好么,從前又跟這幾所古寺頗有淵源,捐了不少香火。聽說這回她家操辦喪事,本地幾所古寺的方丈高僧都是主動前來念經做法,只求升平公主幫他們抄寫幾卷經書,以作刻經之用。”</br> 呃……</br> 崔侍郎也訕訕了。</br> 求人抄經,刻石為記,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好事。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幾乎是最高的褒獎與肯定。他們都沒經歷過呢,不想卻被一個女子搶了先。</br> 這么一想,又頗為妒忌。</br> 正沒轍,忽地有人來報,說是玉泉寺的僧人送水來了。</br> 崔侍郎正奇怪著,老仆出來解釋。</br> “原是前些時老爺病著,老奴聽說本地的玉泉寺極為靈驗,便想著咱們初來乍到,還是拜拜本地的菩薩好。便掏錢讓人供奉了些香火,果然老爺就有了起色。當時聽說那寺里的泉水也有解除病痛的奇效,便又花錢買了桶泉水,想著給老爺梳洗沐浴一番,說不定菩薩保佑,就能藥到病除?!?lt;/br> 上官仁忙道,“本地確有這樣的風俗,那玉泉寺果然靈驗得很,大人不妨一試,您家這下人也算有心了?!?lt;/br> 崔侍郎聽得滿意,便多賞了些銀子,讓老仆拿出去打賞。</br> 只是從窗外不經意瞟見那僧人一眼,見相貌堂堂,忍不住贊了聲。</br> 上官仁隨口笑道,“這算什么?大人是沒見過他們寺里的凈云和尚,年紀輕輕,生得超凡脫俗,俊逸過人。金光侯算是一等一的美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