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下馬威(1/2)
一封來自大周京師的國書再次令涼州沸騰,恰逢九月是大周皇太后七十華誕,周皇邀請西涼來使共賀,這是一個政治信號,說明大周開始正視這個西面的強鄰,往日俯首稱臣千里納貢都討不來的東西,一場戰爭居然都討來了。
大周朝還真是賤,記打不記吃,這是西涼朝廷上下的共識。
東周的使團有百人之多,據說正使是一位禮部‘侍’郎,以堂堂三品官員帶隊,也說明了周人的重視,對于如何迎接來使,西涼國內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國主親自出城在十里長亭迎接,以對上國的禮節應對,一種是派遣相應級別官員迎接即可,不能太掉價,畢竟新近的一場戰爭俺們是打勝了的,和大周成為兄弟之邦總是有資格的。
西涼文官階層以漢人為主,有意無意總是會把中原王朝當作宗主國,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即便是那些心懷野心的家伙們,也明白此時不能太‘露’鋒芒,韜光養晦是很有必要的,既然大周派了個‘侍’郎過來,就有示好的意思,咱們西涼也算是禮儀之邦,自當以禮相待。
全文字版閱讀,更新,更快,盡在⑴бk文學網,電腦站:ωωω.ㄧ⑹手機站:àp.ㄧ⑥支持文學,支持①⑥k!元封卻有自己的主張,東周使節來的不慢,說明朝廷對這個強悍的鄰國還是很重視的,從進入甘肅開始,這支使團就受到了西涼軍統司的嚴密監視,元封更是通過范良臣‘弄’到了使團的詳細名單。
這位‘侍’郎大人姓韓,是新近才補的缺,原來的老‘侍’郎致仕了,他才得以升遷,韓‘侍’郎本身倒沒什么出奇的,重要的是使團中還有幾位干員,是兵部借調的官員,對外只說是禮部人員,其實來意是什么已經很清楚,無非探聽虛實而。
既然他們想看,就讓他們看個夠,文官們不是爭論歡迎的規格么,那就來個超級規格,以閱兵歡迎大周的使團到來。
涼州以西十里處,本來是十里長亭的位置,卻被臨時修成了閱兵場,本來就是曠野,把場子清理一下便是,一萬名西涼‘精’兵集結于此,盔明甲亮,全新的戰袍和旗幟,打磨過的兵器閃閃發光,上萬人站在曠野里竟然鴉雀無聲,只有風卷大旗的聲音,他們在等待,等待來自中原的使團。
漸漸的,東方影影綽綽出現了一支隊伍,離得老遠就看見這邊大軍林立,元封用千里鏡望過去,但見那隊伍停頓了片刻,依然開了過來,他微微一笑,對趙定安道:“開始吧。”
使團逶迤而來,直走到距離西涼大軍一箭之地方才停下,不用千里鏡就能看見車隊前方高高飄揚的天子符節,那些東周人神情嚴峻,想必是在強撐著體面,因為沒有人能在這樣一支鐵的隊伍面前保持鎮定。
使節隊伍中奔出一騎,手持天子符節,不用問就是來講理的,俺們為和平而來,你們怎么刀兵相見呢,趙定安并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令旗一揮,軍中螺號響起,戰鼓齊鳴,銅墻鐵壁一般的軍隊霎時間分成兩半,動作整齊劃一,成千上萬人的步調完全一致。
兩萬雙軍靴踏在地上,騰起一片片煙塵,整齊的腳步聲如同雷鳴,一聲聲,一陣陣,大地仿佛都在顫抖,更加顫抖的是東周使節們的心,便是京城中御林軍也沒有這般‘精’銳啊,西涼人這是要給俺們下馬威呢。
一萬‘精’兵分成若干方陣,人如墻,槍如林,氣勢森然,殺氣騰騰,只有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軍隊才能發出這樣的威勢來,東周使團中幾個武官出身的家伙冷眼觀察著一切,西涼軍的兵器裝備,被甲率,軍士體格,都是他們觀察的范圍。
二十一名騎兵飛奔而來,每個騎士都‘挺’直腰桿坐在馬上,穩如泰山,眼中都帶著睥睨天下的氣勢,身批兩頭翹起,如同老鷹一般的高加索披風,更加威風凜凜,他們的馬全是極其高大威猛的阿拉伯純種神駿,個頭比‘蒙’古馬高大許多,偏巧這些士兵又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俊朗少年,那真是人如‘玉’馬如龍,看的東周使節們不由得暗自叫好,太帥了!
當先一人乃是趙定安,小伙現在已經成婚了,上‘唇’也留了一抹小胡子,更顯成熟穩重,帶領兒郎們奔到使團面前,他一勒馬韁,神駿嘶鳴一聲,前蹄抬起,在空中刨了幾下才停下,趙定安將馬鞭掛在手腕上,抱拳朗聲道:“大涼國主駕下驃騎大將軍趙定安,特來迎接大周使節。”
韓‘侍’郎愣了片刻,才被眾人推出,這位三品文官的臉‘色’都發白了,不知道是嚇得還是氣的,毫無表情的答禮。
趙定安在前面帶路,使團隨后跟進,在一萬名‘精’兵組成的巷道中向涼州進發,來自道路兩旁的威壓讓人不寒而栗,那幾個武官近距離的觀察著西涼士兵們,從這些樸實簡單的面龐上,他們到底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不足外人倒也了。
使團下榻在館驛,吃住都是中原式樣,這西涼國本來就是西北漢人組成的國家,和東周同文同種,衣食住行上的差異不大,再加上適當安排的西域特‘色’飲食,到也讓使團在賓至如歸的感覺之上,又多了一點點的異域風情。
百余人的使團,其中只有十個人是從京師派來的,其余的隨扈人員都是從甘肅借調的,此舉也是為了縮短路程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