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一章 不講和(二)(1/3)
張仁聞言閉上雙眼,『摸』起了沒幾根胡須的下巴心道:“好像據史書的記載,士燮的確是一接到孫權的勸降令就忙不迭的投降送質,還年年上貢給孫權以求自身的平安,最后還以三國時期少有的九十高齡善終……這么看來,交址是有機會不戰而降的了。嗯,嚇一嚇士燮再說!”
盤算了一下之后張仁向高言笑道:“你回去告訴士交州,他給我的這些求和禮物我真的一點都看不上眼。或許這些在旁人的眼中價值連城,但在以我的夷泉兩州之富,類似于這樣的東西我隨隨便便就能拿出手來,而我要的就是整個交州。他如果不肯投降而據城死守,城破之日整個交州士家我不會留一個活口于彼。但他如果投降,士家日后的好日子是不會少的……穎達,我想你知道該怎么去和士交州說吧?”
“高言……明白!”
張仁接著道:“這樣吧,三日后我就動身前往合浦,而士交州肯投降的話,不妨也去合浦與我一見。也請士交州放心,我不會作些卑劣之舉加害于他。但他若不來,我到合浦之日便會是大軍進兵交址之時。”
“張夷州之話,言定然傳到。”
張仁嗯了一聲點點頭,高言就準備退出去了。可是還未邁步,張仁又再次的喚住了高言道:“穎達,不論士交州投降與否,在整個交手落入我掌中之時,你來投我吧。我對你這個人很感興趣,也感覺得到你在士交州的帳下,實在是浪費人才。”
高言楞了一下,也沒有作答,只是向張仁深深一揖,倒退出廳去。不過張仁有看到,高言在直起身時,稍稍的向他點了點頭……
那一日張仁轟走了交州和談來使高言,稍做準備之后,把廣州城的建設諸事暫時先交給了從夷州帶來的司馬義負責,自己則帶著貂嬋和三千近衛軍趕赴合浦。
數日之前張仁在高言的面前發下了狠話,像什么“士交州如若不降,城破之日戳盡交州士家”、“彼若不至合浦,吾至合浦之日便是出兵交址之時”之類的。依照高言所說,還有張仁舊日看書時得來的結論,士燮絕對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再加上自己發出的這些個狠話確實有能力能做得到,所以張仁對此行有種預感,就是士燮在得到高言的回報之后,為求自家的平安一定會急匆匆的趕去合浦與他談判。
此外張仁在與高言的交談中還有一些發現,就是士家在交州一地肯定沒有能真正得到士子階層的擁立,這從高言雖是和談使節卻并沒有全力為士燮辯和的事上就可見一斑。
張仁在穿越之初沒有留意到什么,但是從在襄陽隱居時起他就隱隱約約的查覺到,交州地界雖然地處偏遠,但實際上由于躲避戰『亂』的關系,中原地區有不少人避居到交州,若是以人才方面來論的話尤其是以在兵革戰『亂』中自保能力較差的寒門士子居多。而這一類的寒門士子因為沒有顯赫的家世或是名望,又是逃難逃到的交州,自然不會引起交州士家的注意。再加上交州地區的各類要職全部都由士家子弟出任,交州的寒門士子幾乎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運氣好點的或許能混到個交州幕賓混個溫飽,若是差一點的……指不定現在還在什么地方自率躬耕呢。
再就是有一些比較明智的早些時候移居到了交州東部,一則至少能圖個“眼不見為凈”,二則或許還有其他的進身機會。關于這一點有一個極好的證明,那就是張仁在搶占泉州進而緩圖交州東部的那段時間里,在泉州招慕到的人才就有許多是在交州東部發現的。
有才干有身上的人大多數都想出頭,而交州地區的進身之路又基本上被士家子弟堵死,這些士子們肯定會心有不滿,只不過是敢怒不敢言罷了。從高言的舉動中不難發現,交州地區的士子階層其實很希望會有人取代士家來改變進身無門的情況,現在張仁的出現無疑就是一個機會。
再轉到張仁這方面,張仁想占據交州的愿望也更加強烈了許多。張仁相信在這個時代時被埋沒的人才還有很多很多,而據史書的記載,交州地區自始自終除了士家的那幾號人之外就再沒有出現過什么有記載的人物,這在曾有過大規模躲避戰『亂』的移民『潮』的交州實在是有些令人費解。當然張仁也曾經設想過這是因為交州地處偏遠,整體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所致。但是在慢慢的切身了解到交州的實際情況之后,張仁在心底就很想占據交州再把這些埋沒的可用之才一個一個的挖出來。話又說回來,張仁手邊的可用之人確實不多,現在有一個很可能會得到大批人才的機會,張仁再不知道把握的話那他干脆跳海『自殺』算了。別到時候鬧出個“曾經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可我卻沒有能好好的把握住。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全力的去把握住它。如果硬要我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會說——越快越好!”(呃,惡搞湊字了……)
這一路說是趕路,其實張仁根本就是在優哉游哉的向前徐徐而行。從路途行程上來算,高言趕回交址需要一些時間,然后士燮準備妥當再從交址趕到合浦又要一些時間,張仁要是三下兩下的就趕到合浦豈不是還要干等上數日?反正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么大事,在派出快馬去合浦告知甘寧、黃忠自己數日后會到合浦的事之后,張仁就只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