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1/2)
話說,陳恒言若是再次戰敗,就讓文稷將自己腦袋帶回去給曹操。并不是他不愛惜性命,而是對此戰充滿了信心。
己方現在士氣如虹,急欲敵人的鮮血雪辱。而袁術軍剛大勝而歸,還是五更夜里,正是松懈的時候。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還是從地道里殺個措手不及,天時地利人和都占盡了,這樣如果都勝不了,那他真的就可以自刎了。
而且從曹老大的角度思考,未來日后能在權利之路走得更遠,他也只能破釜沉舟。第一次當別部,曹老大還給了文稷五百老兵的支援,若是大敗而歸,下次還會有機會當別部嗎?
陳恒覺得不可能。
與其戰敗了灰溜溜的回去受人白眼,遭人鄙視,還不如直接以死謝罪呢!至少死了還能留個壯烈之名,為陳家家聲添點名望,也能讓曹老大能善待小陳仇,為家族崛起留個希望。
亂世崢嶸,男兒就該奮起帶吳鉤,以命拼搏,建不世之功!以功績覓封侯于青史,以權勢庇護家族茍全于亂世!
不成功,便成仁!
老天爺只愿意眷顧努力的人。這句話古今都是真理。所以陳恒拼死一搏,成功了。袁術軍大勝過后,城內守備異常的松懈,唯一嚴密的地方,只不過是城墻之上而已。
當陳恒與文稷身先士卒,率領著一腔熱血的兵卒們從地道里殺出,無論劉詳的部下還是雷薄的精兵,在毫無防備之下都組織不起防衛,一戰擊潰。重演了昨夜里陳恒部下的狼狽逃命。
雷薄的麾下很幸運,因為棲息的地方靠近城墻的關系,在曹軍襲來的時候有機會糾集起有一大半的兵卒。但他沒有去狙擊,反而打開了城門往陰陵的方向跑了。
想想也無可厚非。
他的任務只是拿到陳恒的人頭,并不是幫助劉詳守城。而且他的任務在昨夜里已經失敗了,正煩心著怎么給袁術交代,避免將自己人頭貢獻出去呢!怎么可能參加一場必敗的戰爭。
是的,是個明眼的人,都知道當涂城是守不住了。
驟然從美夢中驚醒的兵卒們,還沒來得及抓起長矛或環首刀,就被砍掉了腦袋。先機已失,兵無戰心,面對洶涌而來的曹軍,雷薄帶著部下迎難而上,也只不過是讓城池陷落的時間往后推一推而已。
所以他很有當斷則斷的果敢,直接就跑了,連劉詳那邊都沒有派人去告知一聲。畢竟劉詳在匡亭之戰后就被袁術遺棄了,如今扔出來不過是當誘餌罷了。
一個誘餌的死活,袁術是不在意的,雷薄更不會在意的。
但就是這個誘餌,反而唯一為袁術盡忠、努力堅守使命的人。當滿城的兵卒都扔下了兵器趴在地上,祈求通過投降茍全性命的時候,劉詳帶著十數人,堅守住了城墻的一角。
老天爺有時候喜好惡作劇,往往用無比殘酷的現實,來諷刺人世間的丑惡的嘴臉。
當陳恒與文稷殺來的時候,劉詳麾下的兵卒都亂了。有的直接被一刀梟首的,有學著雷薄逃命的,有直接趴在地上投降的,反正沒有一個抵抗的。
想想也對,跟著當誘餌主將的兵卒,素質與覺悟也高不到哪里去。劉詳連阻止城墻上兵卒逃亡都做不到。
唉,算了吧,留下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心里嘆了口氣,劉詳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著曹軍抽出了腰側的長劍。也許是從進駐當涂城后吃喝拉撒都在城墻上的關系,他的身邊還集聚了十幾個人。
圍住他們的兵卒,是文稷的屬下。并沒有直接發起進攻,而是看著劉詳一身將領打扮的份上,等待文稷的命令。
文稷聽到匯報后,便找了陳恒,問他的意思,“都尉,某麾下圍困住了敵軍將領,似乎是布防城池的主官,要不一起去看看?”
“也好?!?
陳恒應了聲,吩咐顧燁帶人布防城池,以防逃跑的袁術軍突然殺個回馬槍。又讓劉凱帶人去城內搜索漏網之魚,才上了城墻。
第一眼看到劉詳的時候,陳恒就覺得有點眼熟。默默看了一會兒,才想起他是誰。畢竟當年被逼迫繳納一千石糧食的怨念,他心里還記得。
時光匆匆,歲月果然不曾饒人??!
這是陳恒的第一感慨??粗鴦⒃數娜菝脖扔∠笾幸呀浝狭嗽S多,他便回想起這些年投身曹老大麾下的時光。
我也不是當初的我了。
心里又是一聲感慨,陳恒對著劉詳拱了個手,朗聲道:“劉校尉,久違了。還記得己吾陳家烏堡否?”
劉詳也感慨萬千,拿著長劍也拱了手,“唉,陳家主,某還是記得你的。只是沒有想到,當初以糧食買平安的你,如今成了即將殺死我的人?!?
陳恒聽出了劉詳不愿投降的意思。心里有些不忍,反而佩服起對方的知兵之才與忠貞之心來,沉吟了一會兒,才說:“袁術無德,妄稱天命,滅亡不過彈指之日,劉校尉為何執迷不悟,為其陪葬?”
劉詳低頭一陣沉默。
袁術的前途如何,他早就有了覺悟。是故沒有反駁,只是露出了一個凄然的笑容,“某不才,自幼也曾讀《論語》,知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意思。雖此忠非彼忠,然詳受袁氏厚恩二十載,不忍背之。”
說明了自己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