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糾結的劉協(1/1)
半個月后,十八路諸侯紛紛退兵,開始各自之間的恩怨情仇,根本無暇顧及洛陽城中劉協這個皇帝的感受。
袁紹和韓馥也在這幾日結盟,其實是袁紹仗著自家曾經對韓馥有恩,挾恩圖報半強迫性質的拉韓馥結盟。
他倆結盟后,便密謀著怎么逼迫幽州牧劉虞上他們這條賊船。
甚至袁紹還打算拉袁術一起,但被袁術果斷拒絕了,本來被孫堅坑了一把心情就很不爽了,先前盟約還說得好好的,結果轉眼孫堅就投靠小皇帝,令他折損了不少糧食。
導致袁術現在一聽到結盟這兩個字就惱火,再加上他素來看不起袁紹,所以對于被袁紹派來說和的使者的話他是一句都不想聽,直接將使者轟了出去。
還惡語相向,將袁紹罵了個狗血淋頭,大罵三字經,盡情侮辱袁紹的出身。
還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幾千字的長信,上面盡是一些入不得眼的粗鄙之言,讓使者帶給袁紹看。
后來袁紹接到這封信后,氣得火冒三丈,直接將袁術拉入黑名單,本來還想著緩和一下兄弟關系,被袁術這么一搞,兩兄弟直接成仇人了。
除去這些諸侯不說,劉協這半月也進行了頻繁的軍事調動。
撤回函谷關的張濟與賈詡,派一向謹慎的高順去鎮守,領一萬大軍,其中包括了新組建的三千陷陣營士兵。
而年輕的張遼被劉協強制留在洛陽跟隨皇甫嵩學習軍事知識,他還年輕,是一枚璞玉還需要雕琢。
呂布成為了劉協的禁衛軍首領,領著三千新組成的禁衛軍守衛皇宮,保障劉協的安全。
皇甫嵩則是統領裁剪過后的混雜軍隊在洛陽附近訓練,約有五萬余人。
zj;
不是劉協不想多養一些軍隊,而是真的養不起,糧食是個大問題。
這一日,盧植帶領著孫堅、曹操、徐榮等領著幾千士卒到達洛陽。
而朱儁則率領一萬大軍鎮守虎牢關,皇甫嵩是信得過朱儁的,早在討伐黃巾時期,朱儁就聲名鵲起,體現出他優秀的軍事才能。
而且朱儁這人忠于漢室,且為人謹慎,是守城的最佳人選,所以皇甫嵩就很放心的讓朱儁守衛函谷關。
盧植等人到達洛陽后,匆匆洗凈一身風塵,馬不停蹄地入宮覲見劉協。
其實盧植等人到達洛陽后,血鴿第一時間就把信息告知了劉協。
得知以后吳國的開國君主孫堅和魏國的開國君主兼前世仇人的曹操要入宮覲見后。
劉協的心情很是糾結和復雜,既驚喜盧植能夠“抓來”他們兩個后世赫赫有名的大佬,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們倆。
孫堅好說,現在肯定是忠于漢室的。
而曹操就比較復雜了。
在曹操青少年時期,曾經找過許劭這個有名的鑒賞家,讓他評價自己。
因為在東漢末年有一個風氣,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人物,要出人頭地,要進入上流社會,就必須有著名的鑒賞家給他寫一個鑒定,這樣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
而許劭直接說出后世耳聞能詳的一句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話伴隨了曹操的一生,根據劉協第一世各種專家對曹操的研究,通過大量資料證明,在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大大的忠臣。
曹操早年在洛陽擔任洛陽北部尉的時候,制定了五色棒,專治貪官污吏和權貴紈绔子弟。
執法之嚴,讓人嘆為觀止。
直接將當時最牛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給亂棒打死,秉公執法可謂之清官,忠于朝廷與漢室。
后來曹操調到去當濟南相,當地大大小小的權貴聞風遁逃,非常懼怕執法嚴明的曹操,從這種種事跡上看,曹操做到了治世之能臣。
曹操晚年在《述志令》中有這么一段話:后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大意就是:后來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里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后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我當時的志向。
而曹操這段話說的是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期自己的志向。
由此得出曹操現在心態大概是想做個征西將軍,志向并不偉大。
當然,曹操現在雖然可能是忠臣,但前世的血海深仇讓劉協不知道該用那種面目對待曹操。
直接殺了,說不過去,人家曹操是來投靠效忠你這個皇帝的,沒必要將前世的仇恨帶到這一世來。
放心用吧,劉協又不敢用,主要是前兩世對他的影響太大,讓他沒信心統御曹操。
打個比方,你穿越到天朝開國時期,趁一代偉人弱小的時候,收服了他,但你敢用一代偉人嗎?
所以讓劉協很是糾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