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嚴(yán)謹(jǐn)與科幻(3/3)
題……
多種主題相互交叉、融合,讓讀者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
甚至還有人在其中讀出了人文主義思想,
就比如印度的那一段兒,凡爾納借筆下人物之口,表達(dá)了對印度野蠻殉葬制度的憤慨;還有舊金山大會上福格挨打的一幕,譏諷了美國民主選舉的混亂。
但是,這么多主題中,評論家們覺得唯獨沒有科幻。
陸時說:“科幻……諸位先生,你們覺得科幻是什么?”
此話引得眾人沉思。
過了片刻,羅蘭率先開口道:“科幻作品,應(yīng)該像《海底兩萬里》那樣,有許多神奇的科技。”
這話都用不著陸時反駁,
一旁的龐加萊搖搖頭,
“羅曼,科幻的鼻祖作品是什么?”
他雖是數(shù)學(xué)家,卻有極強的文學(xué)功底,所以問這種問題并不顯得怪異。
羅蘭回答:“應(yīng)當(dāng)是《弗蘭肯斯坦》。”
蕭伯納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英國人的作品。”
《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的作品,這本書讓她被譽為“科幻之母”。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名叫珀西·比希·雪萊,是英國文學(xué)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龐加萊說:“《弗蘭肯斯坦》中有許多未來的科技嗎?”
羅曼微微皺眉,
“這……”
龐加萊說道:“雖然我不知道科幻該如何分類,但我可以很明確地說,《弗蘭肯斯坦》立意相當(dāng)深刻。”
陸時接過了話茬,
“沒錯,那本書的經(jīng)典就在于探討了人類和類人的倫理問題。”
龐加萊愣了愣,隨即一拍手,激動道:“好!好一個‘人類和類人’!不愧是陸教授,總結(jié)得太好了。科幻不只是狂想,還可以往深度上發(fā)展。”
說著,龐加萊對陸時投去了崇拜的目光。
陸時難免有些尷尬,
他岔開話題,說:“其實,科幻的分支很多。我能想到的,就包括世界探索、文明之間、平行世界、時間旅行、災(zāi)難與重生、人類與類人……”
越說越多。
眾人用詭異的視線看著陸時,
盯——
陸時趕緊住嘴。
他問:“有什么問題?”
蕭伯納說道:“有些我能理解,比如世界探索,凡爾納先生的《地心游記》、海洋三部曲應(yīng)該都算在其中;人類與類人,剛才也舉過《弗蘭肯斯坦》的例子了。其他的該如何解釋呢?”
陸時說:“文明之間,就是兩種智慧文明之間的接觸、交流。”
眾人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有人問道:“這類作品,有前例嗎?”
陸時讀過的作品何其多,當(dāng)然能舉例,
但他一時半會兒只能想起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jié)》,而那本書發(fā)表于1953年,肯定不能拿來舉例。
他說道:“我就是這么一說。”
神特喵的“這么一說”。
凡爾納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貓抓似的,又問:“那別的類型呢?陸教授可否舉個例子?”
陸時想了想,說:“我之前給夏目講過……唔……夏目就是我的室友,我給他講過一個故事,叫《最后一個人》,只有一句話,‘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此話一出,三個法國人看陸時的目光都變了,
尤其是凡爾納,簡直像是剛成年的小伙子見到了赤身果體的美女,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剝了一樣。
蕭伯納拍拍陸時的肩,
“你啊,真適合出來做交流。”
(本章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