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完美人生之刁難(1/1)
酒館里小二手腳麻利,等宋氏兄妹吵完爭完又發完呆,點好的酒菜就全端了上來。然而美食當前,卻沒人起筷,子墨專等蓮女解那兩句詩。
望著桌角字條,蓮女搖頭晃腦道:“此詩以數字打頭,以至應戰者很容易往數字上想,于是走入誤區,怎么都尋不出可與‘三’和‘五’對應的詩句。照我看,你們把簡單的內容理解得過于復雜,是自己難倒了自己。作詩之人的高明之處在于,用區區十字以作詩的時間、地點為鋪墊,看似述景,實則在強調觀景的心情,希望懂他意者能解出他當時的愉悅,并用自己曾對美景的深刻感受作為回應。二者唯有情感相容,句子才算真正對上。”
“啊?真就這樣簡單?寧公子不過是用兩句詩詢問大家,他們都去過哪兒,感受如何?”子墨聽得咋舌,腦子有點暈暈的。
蓮女敏銳的目光一閃,道:“哥哥若還是不信,我便細加分析一番,或者你就能明白了。”
子墨將信將疑,如對同窗般對她拱手道:“為兄愿聞其詳。”
蓮女道:“咱們先說時間,你們定會單純將其理解為陽春三月。其實不然,寧公子實際指三月的某一個清晨,即剛剛晨曦初露時。”
子墨一愣,問:“哦?這‘晨曦初露’,你是由何處解出來的?”
蓮女答:“當然是‘五老借天罩飛流了’。由此咱得說上地點,從字面意解,誰都能猜出寧公子是在廬山。然而廬山有一山峰,叫五老峰,正是這‘五老’所指,可不是說有五位老人去借天。五老峰上觀日出,乃廬山一道盛景,去者皆不能錯過,寧公子當然也不例外!”
“原來妹妹是通過深入聯想五老峰那個地方,以及人一般會在何時登峰,由此度出詩境,可是真聰明!”子墨不得不贊。
蓮女還沒說完,又道:“哥哥定然還有疑問,遲早會問出來,蓮女不如先行解答。”
好個丫頭,竟懂先聲奪人!子墨哪怕再飽讀詩書,也斗不過這精靈古怪的妹妹,便幽默地施禮道:“先生但說無妨,小生愿聞其詳!”
哥哥如此客氣,滿足了蓮女的小虛榮,嘻嘻笑道:“哥哥將繼續問我,寧公子心情之愉悅的'心情',是從哪兒讀出來的,對不?”
這正是子墨最想知道的問題,可還沒得到答案,蓮女若故意賣關子不說,他定會忍不住追問。這一次,可不又給她拿捏準了?
蓮女道:“三月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山中自然是草木知春,芳菲競盛。人在這時登山遠眺,用山中清氣一改胸中濁氣,又豈會不神清氣爽?然而三月又是細雨紛飛時,難遇長晴之日,寧公子去一趟廬山未遇寒雨,能在陽光下飽覽山色,是何其幸哉?”
子墨對她的話品味一番,似贊成,又似有異議,反問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寧公子一觀廬山時若這般幸運,還真得擁有好心情。然而為兄偏要說他其實是借景傷懷,抒發胸中郁悶,你又能奈我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