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必勝把握(1/2)
?皇帝的想法很簡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咱死得起人,但丟不起人,咱趙國不能就這么怕了他遼國。(本章節由隨夢網友上傳.com)
得,趙國的大臣們不吵吵了,雖然還有些保留意見,但是大家畢竟有了主心骨,皇帝說打,那咱就打。
別人說打,那也只是說說而已,北線的將領們可真要派人打,他們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那不僅僅是一千人,不僅僅是一些物資,而且全趙國的人都看著吶!齊國、楚國、秦國也看著吶!實在是不能丟了國威?。?
但是對于北線的將領們來說,這些都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遠在自己家的朝堂上,最堅固的堡壘永遠都是在內部破裂的。
所以北線將領對這個小戰斗可是不敢掉以輕心,從士兵的選拔到培訓再到善后,那都是做了相當周密的準備,就等和遼國人拼命,一戰必勝。
趙國人在準備,遼國人也沒閑著啊,他們從最偏遠、最艱苦的地方找來牧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送上了戰場。說到底,遼國人也不想死,他們心里也沒底,所以只好先找這些出身比較低的人先試試趙國的刀,給他們開了很大的支票,能活著回來就能兌現,死了的只能兌現一半兒。
按說趙國的準備更加精心一些,但是最后的戰斗結果卻是慘不忍睹:趙軍大敗。
沒辦法,那群牧民從大山里來,強壯得就跟野人似的,趙國的軍隊雖然戰斗經驗豐富,但是始終不是對手。
遼國人一看,爽了,趙國的戰斗力也不過如此嘛!于是第二年,那些想建功立業的遼國貴公子們紛紛上陣,準備再次把趙軍打個落花流水。(.COm)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哀軍必勝——趙軍的戰斗力雖然打不過那些遼國野人,但是對付這些個富二代們還是勉強可以的。說是勉強,實在是贏的勉強,因為遼國的貴公子們,那也是遼國人,平時就是好勇斗狠,雖然經常被下屬們偷偷放水,但是還是有一些戰斗力的。
所以這一場,趙國雖然贏了,但是真心是慘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五。但是遼國損失就大了,這一千人不僅僅是一千人啊,那是一千遼國公子哥??!這損失可真是無法彌補的。
接下來遼國人學乖了,看來趙國人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還是得用有戰斗力的將士才能取得勝利。
他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最后也就這么贏了。打了十多年,趙國人雖然輸多贏少,但也不是贏了一次兩次的——總共贏了三次。
這“千人斬”對趙國的殺傷力,那可真心不是一般的小。所以每年上的將士都是自己報名,得視死如歸才行;然后再進行訓練,經過層層考核才可以;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九死一生的事,所以安排好后事才能上陣。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這些人都是英雄。
亂世才出英雄,我們寧可不要英雄,但是我們沒得選擇。
這要打到什么時候?沒人知道,反正打了十多年了趙國的皇帝都沒想過停,遼國的皇帝更是上勁,每年都搞得轟轟烈烈。
今年也一樣不會停,所以李將軍不想讓這些舉子團的人現在去北線,因為“千人斬”很快就要舉行了,按照這些人的過往經歷來看,他們到了北線是一定想上戰場的。大趙雖然死得起人,而且每年輸,但是真心不能讓這些初出茅廬的舉子團死,這些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啊,多少優秀的將領都是當年舉子團出身。
所以楊將軍極力挽留他們,希望他們不要這么早去北線。北線他們是一定要去的,但是不能是現在。
楊將軍和李將軍這也是為了這些舉子團的人著想,但是很遺憾,這些人里面的一些人很是不領情,非得要現在走。
最后楊將軍也沒辦法了,只能讓他們走,他也知道讓他們走是錯的,但是他也沒辦法?,F在只能把希望放在李將軍身上了,希望他今年準備的將士能讓這些年輕的舉子們心服口服。
兩位趙大人帶著兩百人的舉子團,離開了西線,前往北線。他們走的并不快,路上是他們討論的時間,每一次上戰場對他們來說都是磨練,但是磨練并沒有因為戰斗的結束而結束,還需要他們在戰后戰斗、討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但是再慢,該來的總會來,該到的也總會到。
舉子團最終還是到達了幽州,雖然大家都很重視這些人,但是并沒有多少大人物來迎接他們,因為“千人斬”不到二十天就要開始了。
兩位趙大人帶著舉子團進了城,在當地一個參將的帶領下住進了軍營,當天休息,第二天去見幽州的主將李將軍。
李將軍看起來挺老的,頭發、胡子全白了,但是眼睛很有神,也相當有霸氣,一副不怒而威的感覺。
李將軍見了他們,并沒有什么好臉色,劈頭蓋臉就說:“你們的事,我大多都已經聽說了,如果你們想參加,我勸你們還是回去早點兒洗洗睡吧。”
趙興國大人上前一步,說:“大人,他們并沒有說他們想參加。”
李將軍一愣,然后笑著說:“哈哈,既然你們不想去,那真是最好不過了。”
趙大人說:“將軍別忙,他們不是這個意思。”
李將軍又一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