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韃子入關激戰密云(第1/2頁)(1/2)
“報!韃子大軍,距城二十里!”一位伺候飛奔至密云城門前高聲大喊!
“再探!”城上守將探出墻頭,看到斥候命令道。趕忙奔下城墻,來到縣衙門前廣場。廣場上黑壓壓的人。
“父老鄉親們,韃子就要來了,尹身為大明縣令,身負皇恩,守土有責,我尹天明決心與密云縣城共存亡。害怕的可以即刻離開,我絕不阻攔!”
看到喜峰口、居庸關方向狼煙四起,密云縣知道韃子馬上就來了,縣令尹天明立刻下令附近村民遷入城內,城外堅壁清野,城內實行戰時管制。召集百姓,宣明情況,誓師守城。
百姓們面色從容,常年居住在邊關之地,戰爭已經把密云的百姓們千錘百煉,心堅如鐵。
典史陳達抽出寶劍,一劍斬下城門千斤閘。
“啟稟大人!我密云百姓,無論老幼,無一人膽小怕死,我等仰慕大人的肝膽忠義,愿誓死與大人同仇敵愾,守護城池,抗擊韃子!”典史陳達上前一步,眼神熱切,鏗鏘應對。
縣令尹天明,字亮雅。年方四十,崇禎十年進士,素來仰慕盧象升,立志做大明的忠臣良將。當年聽聞盧象升在巨鹿戰死,哭訴良久,并為其戴孝三日。
“既然如此,就讓老夫和鄉親們一起,保家衛國,殺韃子!”尹天明吶喊道。
“保家衛國,殺韃子!”臺下的百姓一個個神情激動,熱血沸騰。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有親人曾經被韃子殺害,或者擄掠到遼東,今生難以再見。每個人對韃子都是咬牙切齒的恨。
密云縣有兵力三千,城內青壯約有兩萬左右。尹天明和參將黃升商議后,將兵卒分為三隊,青壯編為四隊。城上保持兩隊青壯,一隊兵卒。這樣一個老兵帶五個新兵。其他老幼婦女負責收治傷員,燒火做飯,運送守城器械等后勤工作。并向朝廷派出了求援的通訊兵。
南北城門都用砂石封死了,城上堆滿了守城器械。沒有進城的斥候,繼續在城外隱蔽監視韃子大軍,一部分向周邊縣城重鎮傳遞消息去了。
韃子大軍來了!
一個個頭頂著細長尖細的頭盔,拖著烏黑大辮子的韃子軍來了,由遠及近,密密麻麻,似乎無窮無盡的士兵,匯聚到密云縣城的四周,將小小的密云縣城圍得水泄不通。見到這種恐怖陣仗的青壯們不由瑟瑟發抖。
城外旌旗蔽日,號聲連連。一道狂風呼嘯而來,發出瘋狂的怒吼聲,將城頭的大明龍旗卷的獵獵作響!
一陣嗚咽的牛角號響起。從韃子大軍中沖出一群約五十名騎兵,向城墻飛奔而來。在距離城墻兩百步的距離,韃子向城頭射來一陣箭雨,順勢做了個漂亮的漂移,掉轉馬頭,奔回到陣中。動作整齊劃一,不愧是百戰精兵!韃子兵精湛的騎術顯露無疑。
一陣箭雨,有位青壯額頭中箭,鮮血飛濺而出,當即斃命,另有一人胳膊被箭尾察破了皮,并無大礙。青壯們稍微騷動,即被老兵鼓舞的重拾信心。
韃子射來的是勸降信,參將黃升看到信件后,立即明白這是韃子的計量,是韃子的宮心計,立刻下令,將韃子信件扔下城頭,任何人不得偷看。
韃子信中要求密云縣一個時辰之內投降,時間一到,即可攻城,屆時玉石俱焚。
太陽初升,深秋的霧氣尚未消散,沉寂一個多時辰的韃子軍出動了。
韃子中央步兵約五萬,兩翼騎兵各是五萬,總共十萬八旗韃子軍,各種顏色的服飾,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營壘的大軍隨之出動,韃子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岳城墻班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來。
在距離城頭兩千米的地方,大軍停了下來,令旗一揮,一個萬人隊方正出列,往城墻鋪天蓋地的滾滾而來。
終于在城頭兩百步開始,大明的防衛戰和韃子的攻城戰排山倒海般相撞了,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守城的勇士們,都是有著慷慨赴死的猛士膽識。城頭上的各種火炮先后噴出一腔腔怒火,其它火器如三眼銃、神火飛鴉、萬人敵、鳥銃、抬槍、迅雷銃紛紛向著韃子群中狠狠的招呼著。始終未能讓韃子豎起爬墻梯。
短短一盞茶的時間,雙方的一輪搏殺都已尸骨累累,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彌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讓死神都驚呼這人類廝殺的慘烈。這第一輪攻城的韃子大軍見城頭守衛兇猛,隊伍傷亡太大,在第一個逃跑的帶領下,紛紛后退。城上的人們稍稍喘了口氣。城頭的傷亡也很大
此次帶隊攻城的正是大明叛將,大清的恭順王孔有德。
孔有德?-1652年,字瑞圖,孔子后裔,遼東蓋州衛今遼寧省蓋縣人,原籍山東,明末清初將領。
原為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后,于崇禎四年1631年發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
12看書網已啟用新域名,舊域名即將停用,請大家以后使用新域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