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七章:長安,貞觀十四年(1/3)
向永,這位曾經的戰士,聽著這豪邁的歌聲,仿佛又回到了過去。w*w*w.3*9*t*x*t.c*o*m 全站無彈窗廣告閱讀盡在3__9_小說網。。。。。
不,不一樣。
曾經的軍營,沒有這種氣概、沒有這種豪氣、沒有這種自信,沒有靈魂。
向永感到這是一支不一樣軍隊,這就是林毅所說的軍魂?
訓練是艱苦的,甚至是殘酷的。
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老天似乎有意識的很配合,沒幾天就下起了一場雪。
冬,有著脫俗的美。那茫茫的天,茫茫的地,一切都是白色的。偶爾點綴著幾朵紅梅,更覺得別具一格。
冬天就是這樣:既有粗獷的外表,又有內在的秀巧。它仿佛在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會獲得最美好的東西。
在冬天寒風的吹襲下,草兒全部枯黃,有些樹枝上僅剩的黃葉,也都飄落了,余下光禿禿的樹枝,在北風中戰栗。
場地上,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地挺立著,就像那仍然披著翠綠的衣裳的松樹一樣,蒼勁、威武。
軍營的訓練,林毅參與的不多。只在最開始幾天,和蘇定方、向永、高侃一起安排了訓練科目,然后就回來了。
軍號還沒有做成,不過已有了雛形。
存放三個月期的方便面,經查沒問題。
現在沒有檢驗設備,只能靠看、聞、嘗了。王子合等人每人吃了三包,過了兩天未見拉肚子等癥狀。證明,未變質,至少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剩下的繼續存放,等六個月后再試。
林毅又將壓面機、鋼筆、馬燈三個課題出給他們,讓他們研究。廣告太多?有彈窗?w_w_w.3_9_txt_.com 界面清新,全站無彈窗廣告
這三個課題難度都不算大,應該時間不長。
最后,將稻種改良定為長遠研究課題,開始準備。
這些人都沒種過地,對此一巧不通。林毅要求他們到農民中去,多和農民交流,會有收獲的。
。。。。。。
當前社會,禮樂是綱常倫理的關鍵,是處理人際關系、改變道德風尚、調整君臣秩序的原則。儒學的理論,要通過禮樂來保證實施。
所以,從皇上到大臣都非常重視。
最近,李世民對喪葬等禮儀就做了一次修改。據《貞觀政要》記載:
太宗謂禮官曰:“同爨尚有緦麻之恩。而嫂叔無服,又舅之與姨,親疏相似,而服之有殊,未為得禮,宜集學者詳議。余有親重而服輕者,亦附奏聞?!?
是月尚書八座與禮官定議曰:臣竊聞之,禮所以決嫌疑、定猶豫、別同異、明是非者也,非從天下,非從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親親,以近及遠。親屬有等差,故喪紀有隆殺,隨恩之薄厚,皆稱情以立文。原夫舅之與姨,雖為同氣,推之于母,輕重相懸。何則?舅為母之本宗,姨乃外戚他姓,求之母族,姨不與焉,考之經史,舅誠為重。故周王念齊,是稱舅甥之國;秦伯懷晉,實切《渭陽》之詩。今在舅服止一時之情,為姨居喪五月,徇名喪實,逐末棄本,此古人之情或有未達,所宜損益,實在茲乎。
唐太宗對禮官說:“現在,與你共同生活的人去世了,還要為他披麻戴孝。可是嫂子、叔叔去世了,卻不服喪。廣告太多?有彈窗?w_w_w.3_9_txt_.com 界面清新,全站無彈窗廣告舅舅和姨媽,都是親屬,但表喪的禮節卻有差別。這些做法都不符合禮儀規范,應該招集學者來商議一下,制定出服喪的禮儀。有同屬親屬但侍奉的禮數卻很輕的,也應一起上奏?!?
就在同月,尚書八座和禮官定下了規范:臣聽說,禮是用來判斷疑惑不明的事理,決定遲疑不決的行為,區別異同,明辨是非的,它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從地下冒出來的,而是根據人情事理推論出來的。人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使九族和睦。九族和睦,在于由近及遠,實行親疏有別的禮節。親屬之間有差別,所以喪禮中的祭文,應根據情分的多少來書寫。舅舅和姨媽,和母親是一族,但他們之間有差別,為什么呢?舅舅和母親是一家,姨媽出嫁后改姓丈夫的姓,成為別家的人,參考經史,舅舅的確比姨媽重要。所以周王顧念著齊國,稱齊國是舅甥之國。秦穆公不忘晉國重耳是他的舅舅,把他的兒子康公送到渭陽,作了《渭陽》這首詩?,F在,舅舅去世,只是服喪三個月,對姨媽卻要居喪五個月,遷就了虛名,喪失了人情,舍本逐末,背棄了根本。這大概是古人對人的感情沒有考慮周全,應該有所增減。
最后做了規定:如果曾祖母、曾祖父去世,過去服喪三個月,現在延長至五個月;嫡子的妻子,過去服喪九個月,現在請再延長;各位兒子的妻子服喪,將過去規定的五個月改為九個月;嫂子、叔叔過去不服喪,現在請改為服喪五個月。弟弟的妻子和丈夫的兄弟也應服喪五個月。舅舅過去只披麻戴孝,現在請規定同對待繼母一樣,服喪五個月。
董連和董琳如何發揮作用,一直是林毅的一塊心病。廣告太多?有彈窗?w_w_w.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