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帝國爭霸_第442章 退兵三百里(1/3)
伯顏1236—1295,伯顏,是蒙古八鄰部人。他曾祖父述律哥圖在太祖手下當(dāng)差,任八鄰部左千戶職位。祖父阿刺繼承了他曾祖父的職位,并兼任斷事官,因為平定忽禪有功,又?jǐn)U充了忽禪的地盤。父親曉古臺繼任了他祖父的職位,并跟隨宗王旭烈兀奪取西域。伯顏在西域長大。到元朝初期,旭烈兀派他去朝奏事,元世祖忽必烈見他長的很雄偉,說話很直爽,對他說“絕對是當(dāng)諸侯王臣的好料子,讓他留下給我做事吧。”于是他就留下為忽必烈處理國家的一些事情。一直沒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發(fā)認(rèn)可他的賢能,便敕中書右丞相安童的妹妹給他做老婆,并說:“做伯顏的老婆,不令你的姓氏失色。”第二年七月,伯顏官拜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難辦的,他往往三言兩語就能搞定。眾人信服的說:“真正有能耐的宰相啊。”過了四年,擔(dān)任中書右丞相,過了七年,搬到同知樞密院任職。第十年的時候,按皇帝的意愿擁立立燕王真金為太子。[1]
生長于伊兒汗國。以深略善斷著稱,信奉也里可溫教基督教。1253年,跟隨旭烈兀拖雷子西征。1265年,受伊兒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忽必烈賞識,留作侍臣,與謀國事。至元二年1265,任中書左丞相,后遷中書右丞。七年1270,改任同知樞密院事。1273年,忽必烈汗任命他為伐宋軍最高統(tǒng)帥。十一年1274,復(fù)任左丞相,總兵分三路攻宋,與阿術(shù)統(tǒng)中路,取鄂州、漢陽等地,沿長江東下,次年取黃州、蘄州、江州、安慶、池州等地,大敗宋宰相賈似道軍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尋進(jìn)中書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進(jìn)軍臨安今杭州市,與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節(jié)制諸軍并進(jìn)。十三年1276,陷臨安,俘宋帝、謝太后等北還,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縣。十四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執(zhí)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東犯和林,奉命率師北上,大敗叛軍于斡耳寒河今鄂爾渾河。十八年1281,從皇太子真金撫軍漠北,益藤州四千九百余戶為食邑。二十二年1285,代宗王阿只吉總軍西北。二十四年1287,從元世祖討平叛王乃顏之亂。二十六年1289,任知樞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1292,招降叛王明理鐵木兒,屢敗海都叛軍。因遭朝臣讒陷,被罷職,居大同。三十一年1294,世祖卒,受顧命擁戴鐵穆耳即位,復(fù)任知樞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大德八年1304,追封淮安王。至正四年1344,追封淮王。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應(yīng)仁宗帝儒師王約的請求,元帝為伯顏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廟,即元丞相伯顏祠也)。姚靖《西湖志》:“方其統(tǒng)兵下臨安,駐節(jié)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殺戮,杭民德之,為建此祠。”《元史》載:‘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廟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籩豆簠簋,行酌獻(xiàn)禮!’”。
伯顏,蒙古八鄰部人。曾祖述律哥圖,事太祖,為八鄰部左千戶。祖阿剌,襲父職,兼斷事官,平忽禪有功,得食其地。父曉古臺世其官,從宗王旭烈兀開西域。伯顏長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曰:“非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與謀國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賢之,敕以中書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若曰“為伯顏婦,不慚爾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諸曹白事,有難決者,徐以一二語決之。眾服曰:“真宰輔也。”四年,改中書右丞。七年,遷同知樞密院事。十年春,持節(jié)奉玉冊立燕王真金為皇太子。
十一年,大舉伐宋,與史天澤并拜中書左丞相,行省荊湖。時荊湖、淮西各建行省,天澤言,號令不一,或致敗事。詔改淮西行省為行樞密院。天澤又以病,表請專任伯顏,乃以伯顏領(lǐng)河南等路行中書省,所屬并聽節(jié)制。秋七月,陛辭,世祖諭之曰:“昔曹彬以不嗜殺平江南,汝其體朕心,為吾曹彬可也。”
九月甲戌朔,會師于襄陽,分軍為三道并進(jìn)。丙戌,伯顏與平章阿術(shù)由中道循漢江趨郢州。萬戶武秀為前鋒,遇水濼,霖雨水溢,無舟不能涉。伯顏曰:“吾且飛渡大江,而憚此潢潦耶!”乃召一壯士,負(fù)甲仗,騎而前導(dǎo),麾諸軍畢濟(jì)。癸巳,次鹽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漢水北,以石為城,宋人又于漢水南筑新郢,橫鐵繩,鎖戰(zhàn)艦,密樹樁木水中。下流黃家灣堡,亦設(shè)守御之具,堡之西有溝,南通藤湖,至江僅數(shù)里。乃遣總管李庭、劉國杰攻黃家灣堡,拔之,破竹席地,蕩舟由藤湖入漢江。諸將請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為后患。”伯顏曰:“用兵緩急,我則知之。攻城,下策也,大軍之出,豈為此一城哉!”遂舍郢,順流下。伯顏、阿術(shù)殿后,不滿百騎。十月戊午,行大澤中,郢將趙文義、范興以騎二千來襲,伯顏、阿術(shù)未及介胄,亟還軍迎擊之。伯顏手殺文義,擒范興殺之,其士卒死者五百人,生獲數(shù)十人。
甲子,次沙洋。乙丑,命斷事官楊仁風(fēng)招之,不應(yīng)。復(fù)使一俘持黃榜、檄文,傳趙文義首,入城,招其守將王虎臣、王大用。虎臣等斬俘,焚黃榜。裨將傅益以水軍十七人來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