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朝筑基(1/2)
一品先天,也可稱為練氣,這是一個修士的起點,在這個境界,主要在于“練氣”。
張澤宸顯然不得其法,不得其意。
其他名門大派的修士,從小就開始練氣,以呼吸節奏為依托,自然而然吸收隨呼吸進入體內的靈氣。
這種方法的修煉速度非常慢,能夠吸取的靈氣也不多,當然不會作為修煉之法,但是卻能夠更好的調氣,在進行鍛體,為之后的修行打下堅定的基礎。
有些門派甚至會刻意的延長這個階段,讓基礎更加的牢固。
修行就如同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一個堅實的地基,怎么蓋起萬丈高樓。犧牲未來的潛力,省下一兩年的時間,那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可是,張澤宸從未踏入修真之途,自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所謂練氣之法,他自然是不得而已。
“你剛踏入修真界,有些事情你不清楚,所謂先天即是煉體亦是練氣,煉精化氣,正是你該做的。”
“所謂練氣,有四法。一是斬念法:待念剛生,立即忘卻,使其無法連續;二是順念法:如舊念未消,新念又起,無法斬斷時,可順此念,任其天南海北遨游,久之念盡,即無念也;三是紫陽以事煉心法: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則不怒,喜中知抑,則不喜,種之皆然,久而自靜;四是莊子聽息法:耳聽于息,心相隨之,久之聽亦不聽,息亦不息,念住矣。《八九玄功》雖有差異,但也略有相同,百變不離其宗。”
楚飛一點一點的和張澤宸解釋。
張澤宸按照楚飛的說法,結合《八九玄功》中的練氣法,逐漸進入狀態。
“心屬火,肺屬金,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五行相生,試著將五臟比做五行,體內五行轉化,自然可入其門。”
楚飛說的這些,張澤宸總是不得其意。
“算了,你且看好!”
楚飛先是說了一句,便神識出體,探入張澤宸的體內,張澤宸渾身一顫,他仿佛“看見了自己的體內”。
不知道怎么用語言來形容這種感覺,就仿佛自己是局外人一樣,從整體上“看”著自己,看著自己體內的靈氣流動。
原來楚飛直接幫助張澤宸進入內視的狀態,內現之“視”,即“觀心”或“照己”,《列子·仲尼》云:“務外游者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于物,內觀者取足于身”。
人之此生乃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氣,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陰吐陽,分散五行,以應四時,萬物之中,人稱最靈,“性命合道,當保愛之”,這便要“內觀己身澄其心”、“守道全生,為道保真”。
《經》曰:“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內觀于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常存”。又曰:“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尋思,表里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境,仙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窈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楚飛在張澤宸腦海里輕聲吟道:“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這段話取自《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為澄心遣欲之法,正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說的那樣,靜與虛是統一的,能靜始能悟虛,悟虛才能靜定。內觀之說,開辟了道教的“存思”之術。
慢慢的張澤宸漸漸悟了,這是一種玄奧的境界,在楚飛直接了當幫助下,他完全看清了自己體內的情況。
孫悟空見狀,也走了上來,開始將自己的妖力逐漸注入張澤宸的體內,這次按照一定的軌跡,在他的體內轉過一個大周天,然后在丹田處匯聚。
這是《八九玄功》的運行之法。
張澤宸了然,立馬按照孫悟空妖力的軌跡,不停運行著大周天循環,然后在丹田中匯聚,直到達到身體所能夠承受的極限。整整二十多個大周天循環才讓渾身充滿靈氣。
“神守神坤宮,真炁自動。火入水中,水自化炁。熱力蒸騰,恍恍惚惚,似有形狀。此是藥物初生,不可遽采。倘或絲毫念起,真炁遂喪。”
“天地人為三才,三才皆有三寶。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人的三寶若少一寶人即死亡,人的三寶又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三寶為元神、元氣、元精。后天三寶為識神思慮神、呼吸氣、交感精。”
……
張澤宸在修煉的時候,腦海里一直出現兩個聲音,一個是楚飛的,另一個是孫悟空,不知道過了多久,張澤宸悠然醒來,面前卻只有孫悟空一人。
“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變化之術,亦是要將真作為假,假化為真。”
孫悟空在張澤宸初步修行完之后,便開始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