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建設蔬菜基地(3/4)
城里團圓。莊稼地這點收入根本懶得搭理。
老支書說的這問題,陳一龍也在思考。以前見到村里到處荒蕪的天底就很惋惜,現在洪水一沖,村里的田地更是荒蕪了九成。農民不靠田地吃飯就沒了根本,這怎么行。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陳一龍,西瓜生意屬于季節時買賣,到這個月底基本上就結束。自己在城里投資200萬開的農副產品專營店到時買什么?
這幾天爸媽也老在他面前嘮叨這事,說萬一不行還是改成超市賣百貨,一月總能賺個幾萬。這跟陳一龍的理想有點遠,正在計劃著將鄉下的無公害蔬菜運進城。可是現在靠山鎮蔬菜種植沒有形成規模,大都還是小農經濟,大家栽種的只能滿足自家吃用,多了拿去喂豬,很少有人種菜賣。
這樣從各家收購鮮菜就是一件很費力而且收效甚微的工作。靠這些零星的鮮菜根本支撐不了店面的銷售。
只有發展成規模的蔬菜種植基地,雖然那個見效的時間有點長,但必須走這一步。陳一龍不光要發展自己的蔬菜基地,還要帶動周邊的村民們種菜,形成規模優勢,那時候才能形成競爭優勢和自己的無公害品牌菜。
“全友伯,如果說我想承包整片的田地,幾十畝、幾百畝,有辦法將田地從村民手中轉租過來嗎?”陳一龍想過后問道。
“一龍你準備承包田地?”舒全友一喜追問,如果陳一龍真的能承包幾百畝田地耕種,對他就是一個巨大的助力。每年鎮上考核農田耕種的情況,可是將他逼瘋了。上級下達的任務完不成就影響他的政績和威性。
“嗯,我準備發展連片的種植基地。不是成片的田地不行,沒辦法使用農業機械化。”陳一龍肯定回答。
“想從村民手中將田地轉租過來不難,但是這不是根本的辦法。以后隔三岔五的有人要將田地拿回去豈不是很麻煩。一勞永逸的辦法是召開村民大會,由村里將田地重新收回來再分配。那些不愿意栽種的村民將名下的田地歸到村里集中管理,村里每年分配他們一定的分成款。你再從村里承包田地就能少很多麻煩。那樣也可以形成連片可以持續耕種的土地。”舒全友點頭建議說。
這個問題困擾他很久,卻是也想出了真正解決的辦法。只是以前沒人愿意成片承包土地,他這個設想沒辦法實現罷了。
“這當然好,可是現在季節不等人。要想召集全體村民開大會,大部分人都回不來。”陳一龍說。舒全友的設想很好,但是急切間辦不了。現在大家都在外面賺錢,讓他們回家分田地,肯定都不愿意回來,即使回來也是一肚子怨氣辦不成事。
“對,這事近期確實辦不了。就先轉租吧!一龍你要轉租多少畝,看中那塊田地,我組織干部們動員,爭取在幾天之內拿下。不能荒了今年的收成。”舒全友沉吟一陣后抬頭決定。
“我看就村公路兩邊沿線,有多少畝我要多少畝?租金按照現行的價格每畝100元,先租種一年。”陳一龍說。公路沿線方便機械耕種,而且蔬菜運輸也更加方便。
兩人商量妥當,當天就開始行動。舒全友組織村干部聯系田地轉租的事務,而陳一龍也在村里開始宣傳自己的蔬菜基地種植計劃,邀請大家入伙,資金、田地、人力入伙都行,也可以在自家的田地里栽種蔬菜賣給陳一龍。
只是宣傳了兩天,效果并不好。大家對這種新鮮的種植模式不感興趣,有興趣的又怕擔風險,畢竟一直栽種的是糧食,突然該種蔬菜,既擔心技術跟不上又要擔心銷路。再說都是老人婦女在家里也做不了主。
兩天下來愿意跟陳一龍干的只有牛二家和胡靈兒家,但是他們也只是同意在自家的田地里栽種蔬菜賣給陳一龍。牛二家用的還是西瓜收完后的空余坡地。
反倒是舒全友那邊進展神速,兩天下來就將沿路兩邊的田地全部收攏,足有500畝。當然他們的手段就有些大棒加胡蘿卜了,畢竟這兩邊都是村里最好的耕地,有些傳統的農民還是不舍得想自家耕種。
知道這種情況后,陳一龍上門安撫,向他們承諾,蔬菜基地建起來后,招聘他們進去工作,每月拿一千元工資外加獎金,這個收入就比他們自己種地高多了。
一時間整個靠山村都圍著陳一龍轉動起來。蔬菜基地在第五天就正式劃定,第一批上崗的50名員工招聘到位。基地的總負責人是舒全友,生產主管是陶艷琴,會計出納由胡靈兒一人包辦。為了照顧熊曙光的情緒,還讓翠花掛了一個質量督察員的職務。別看是掛名但是權力不小,就像是工廠的考勤。她決定著員工們的獎金發放比例。
這個決定讓翠花滿意,熊曙光跟著也精神起來。成天樂呵呵的,對陳一龍態度大轉變。見面就一龍大侄子的叫著。
天公也作美,自從那場洪水過后,一直是大好的晴天,有利于蔬菜基地將水田里面的水排干,翻曬泥土。
@黃色
陳一龍一如既往的忙,雖然有舒全友他們幫著管理基地,但是很多工作還要他親自負責。
比如聯系農業機械,確定栽種什么,去哪里選購種苗都需要陳一龍親自參入。
媽媽的牛場也徹底委托朱大爺照看,一心撲在蔬菜基地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