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黨之約(1/2)
“幾位多慮了,在下廉頗,只要幾位愿意輔佐在下,在下必以高職厚幣以待。”廉頗亮出自己的真實身份道
幾個文士聞言頓覺驚喜,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回答道:“不敢請,固所愿也。”
廉頗聞言哈哈大笑道:“我得幾位,如增一臂也!”一句話,算是讓幾名文士收入了帳幕之中。
―――――――――――――――――――――――――――――――――――――
上黨城,東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南依丹朱嶺和金泉山,北鄰五云山和八松嶺。戰國時期為韓國北都,地勢險要,巍峨雄偉,易守難攻。
潞城事畢,趙捷在廉頗的帶領下踏上了韓國的國土。上黨城外,韓國新任上黨郡守馮亭為趙捷一行人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根本是利益,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利益的較量無外乎面子與里子的計較,而兩者之中尤以里子為重。
作為一郡之首,馮亭不是一個拖泥帶水之人,歡迎的儀式一結束,事關雙方里子的談判立時展開了。
“按照盟約,趙**隊此時應該已經入駐新鄭、上黨、平陽三地,為何在下遲遲不見趙國大軍的動靜,難道趙國要毀約嗎?”馮亭搶占先機的問責道。
“我趙國并不打算毀約,但調兵遣將耗時巨大,不是一時半伙可以完成的。”廉頗不卑不亢的解釋道:“若果馮大人帶過兵,那就應該知道:進十萬的軍隊調度,沒有個三四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請問廉將軍,你們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呢?”馮亭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隨后又繼續問道。
“少則兩月,多則半年,這就要看馮大官人的糧草準備的怎么樣了。”廉頗冷笑著解釋道:“據我所知,韓國在邊境上并未建造一座糧倉,難道韓國是想要我趙國兵士餓著肚子前往他們的新駐地嗎?”
“這點就不麻煩將軍了,只要趙軍一入境,我可以保證他們手中有足夠的糧草抵達駐地。”馮亭神秘的說道。
“希望這點你能說到做到。”廉頗嚴肅的繼續說道:“對于軍隊的駐地,我希望韓國可以為我趙國將士專門劃撥出一塊方圓百里的營地地,以供軍隊日常運作。”
“這是自然,將軍不必憂慮,營地大小按具體情況建設,一定保證能讓將士們無后顧之憂的戰斗。馮亭聞言笑了笑,然后允諾道。
“其次,我希望只要涉及到我趙國將士的案件全部交由我趙國審判,不經我趙國的允許,韓國官府不得隨意鞭撻處置我趙國將士。”廉頗繼續沉聲的說道。
馮亭聞言略微愣了愣,然后想了一段時間,最終有些不甘心的開口道:“可以,我答應!”
“還有,我趙國不參與由韓國挑起的戰爭,只有在韓國遭到敵國進攻時,我們才會出兵協助。”廉頗繼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這點將軍可以放心,我韓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以我國今日的國力,絕對不會,也沒有能力去招惹他國,只求能保住社稷就滿足了!”馮亭解釋道,語氣中帶著淡淡的無奈。
廉頗聞言點了點頭,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另外,我趙國希望在上黨平陽二郡建立聯軍指揮部,以廉頗將軍為主,馮大人為輔;與之相對的是我們愿意將派往新鄭的三萬軍隊的指揮權交予貴國大王,聽起調遣。”趙捷緊接著馮亭的話語繼續提議道。
“這不是本官可以決定的,我需要請示本國大王,請貴使稍稍靜候幾日。”馮亭聞言揣度了一番,然后說道:“不過以在下對大王的理解,多半此意能通過。”
……
廉頗與馮亭的會談一共進行了三天,在趙捷的提議下,雙方就聯盟的具體合作做了詳細的規定,事無巨細方方面面都作了討論,最終形成了一套合作的規范,后世人以其在上黨簽訂而將其稱為《上黨之約》。
《上黨之約》的簽訂讓韓趙聯盟具有了較強的操作性,讓韓趙的聯盟真正的落到了實處,此后,韓趙之間處理矛盾有規可依。
―――――――――――――――――――――――――――――――――――――
由于質子的行程是有嚴格的限制的,所有《上黨之約》簽訂之后,趙捷便迅速的繼續上路了。
離開了上黨,沿著韓國的馳道一路南下,不久便抵達了端城。端城,春秋時屬晉;戰國初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廢晉靜公為家人,食以端氏一城。戰國初年屬魏、后為韓所占。端城所據之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冶煉之都,以也鐵鑄劍著稱于世,著名的“陽阿古劍”便產自于此。趙捷一行人在此地補充了點糧食和水,置辦了些刀槍箭矢,隨后再次馬不停蹄的上路了。
高聳入云,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曾經是晉國無比自豪的表里山河,如今則成為了分裂的三晉的天然國境線,同時也成為了土匪盜賊聚集為亂無法無天之地,軹關陘正是這樣的一個是位于太行山脈之間的一條交通要道。它是趙捷一行人的此行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韓趙兩國為爭奪其歸屬權,不知流卻了多少血。由于韓國的勢力南下,魏國的勢力東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