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陛下詔令(2/4)
成效給寫了出來。
蕭山臉皮還沒這么厚,滿臉漲得通紅,道:“這是我一個朋友寫的,我覺得挺好,就拿來用了用。普通軍士也不識字,光講軍令不見得記得明白,也沒法讓他們隨時隨地牢記,所以就教他們唱歌,也算是一項娛樂吧。”
這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TG的必殺技,蕭山一直覺得是所有軍歌中殺傷力最強的,用到千年前稍加改變,即能夠鼓舞士氣,也能夠嚴肅紀律。
趙瑗歪著頭看蕭山:“你那個朋友?是誰,叫什么,朕到想要見一見了。”
蕭山便猛的想起來,當年趙構也說出想要見一見的話,看來李得勝同志倒是對這父子兩人通殺。
蕭山只得解釋:“陛下還記得當年,臣在秦檜府上撞見陛下的時候,曾經提過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得勝,不幸早忘了。也幸虧早亡,不然……”
蕭山留下半截沒說,心中默默的想:不然李得勝同志王霸之氣一散發,趙瑗直接被打倒關牛棚了。
趙瑗看見蕭山還有一半沒說,便問道:“不然什么?”
蕭山道:“我那個……朋友……”說道這里,他措辭有些困難,當年年少,把天朝太祖拖出來當自己朋友毫無壓力,但現在隨著閱歷漸長,反倒覺得壓力很大,不敢再如此狂妄了,但當年的話已經出口過一次,現在也無法收回,只能還是用朋友稱呼,“我那個朋友,他天生反骨,最愛謀反篡逆了,還是早亡稍微……稍微能夠……”
說道這里,又不好怎么措辭了,趙瑗笑了起來,沒有再在李得勝的問題上糾纏,反而轉到了另外一個話題:“如今糧草不夠,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雖然軍紀有所肅清,可長久下去,恐怕難以維持。”
這個蕭山當然心中也清楚,封建軍隊和后世的現代軍隊從建制上就根本不同,他不可能在這個年代要求官兵平等,同吃同住,發一樣的俸祿,不然沒人愿意跟他干了。
目前糧草缺少的情況下,尚且還是可以勉強約束,如果萬一真的有哪一天斷糧,只怕就要有大麻煩了。
但想來想去,也沒有別的什么辦法,只能期望在臨安籌備糧草的虞允文能夠早日到來,送來救命的東西。
冬十二月的時候,屯駐大軍的糧草變得更為緊張起來,士卒每人每天只有一頓可以吃的,而北岸的完顏亮經過一段時間的整修,又開始活躍起來,準備順江南下了。
十二月十五日的時候,首先發生了一例士卒因為挨餓,半夜跑去百姓家搶糧食吃的事情,蕭山不得已只能斬首嚴肅軍紀。
但斬首并不能解決問題,隨著糧食日漸減少,這種事情越來越多,已經讓蕭山焦頭爛額了。當那些人寧肯死也要弄到一頓吃的時候,再嚴酷的軍令也無法阻止他們了,如果再得不到處理,好容易嚴肅起來的軍紀馬上就要再次敗壞,并且還要比之前更加嚴重。
十二月二十日,蕭山在城外再次征集糧食,并且嚴肅軍紀,處理十多名偷跑出去搶百姓糧食的士兵時,忽然見到遠處有一隊浩浩蕩蕩的隊伍前來,隊伍多是馬車,紅色的旗幟在陰沉的天空下特別醒目,蕭山策馬前行,趕到那批隊伍的前面,只見一位美貌如花的官員策馬走在隊伍最前面,身穿紅色官袍,映襯得他面頰猶若春花。
蕭山策馬趕上去,那名官員見了蕭山亦跳下馬來,兩人在荒野中緊緊相擁,握手大笑。
蕭山首先道:“虞大哥來的真是時候!晚來一天,我們就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虞允文亦笑道:“此次是從海外南邊運來的糧食,還有大理國也送來不少,足夠過冬之用了!”
兩人押送著糧草而回,虞允文的到來,使得糧草問題得到了解決,他在建康逗留數日,觀摩了煥然一新的軍隊后,點頭稱贊:“賢弟,我當日就說你必有大才,果不其然!”
蕭山勸說虞允文留下,他因為急速擴軍,人手不夠用是一方面,當日虞允文也曾經和他在軍中呆過半年有余,如果有虞允文留下幫忙,自己和趙瑗的事情會減輕很多。
虞允文對于蕭山這個提議欣然應允,道:“我就是在臨安聽說了太平洲大捷,特意借著送糧草的機會想要過來看看的。只要陛下同意,做哥哥的當然愿意留在賢弟軍中。”
蕭山當即便帶著虞允文,前去請求趙瑗,讓虞允文留下,派其他人回去。
這次的事情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困難,右相史浩對于戰事并不怎么精通,聽說之后便愿意代替虞允文返回臨安。
史浩辦事老成,性格溫和,善于協調關系,讓他回去籌備糧草一事也十分合適,此一事便就這樣定了下來。
虞允文的到來,將蕭山并不怎么完善的后勤迅速的完善了起來,除此之外,趙瑗也將以前張浚的事情丟給了虞允文一些。
虞允文和張浚全然不同,不僅善于協調各位將領的關系,而且處理政事也井井有條,經他評判過的事情,沒有人不服,不到數日便已經和其余各位官員以及附近的將領打得火熱。
趙瑗是很想讓虞允文代替張浚的位置,但虞允文威望不夠,和張浚不是一個級別的,并不能夠全權代理,只能讓其暫代管理,也使得自己肩頭的擔子輕了很多。
這日,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