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南亞次大陸的硝煙(2/2)
,因此英軍把最jing銳的部隊布防在印度北部,整個印度總兵力達到35人馬。
前面說到,在馬來半島的10英軍及10萬法軍,全部撤到印度。就其戰斗力而言,法軍要遠遠強于馬來半島的英軍,原因是馬來半島的英軍是二流部隊,戰斗力很弱。可是法軍撤到印度后,英國人是不可能讓法軍留在印度,坦率說法軍從安南撤軍后,其在亞洲已經失去固有的利益。當初,法軍留在馬來半島,英國答應送給馬蘭半島三分之一的土地,法軍才留在馬來半島參加防御作戰。
現在馬蘭半島丟了,法軍若留在印度是最大的隱患,因此英國zhèngfu經過磋商,把阿拉伯半島一塊土地割讓給法國,就是現在的科威特、沙特地區。這個時期還沒有發現阿拉巴半島儲藏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在世人眼里,這塊土地就是不‘毛’之地。法國zhèngfu失去安南,白白德來一塊土地,自然大喜過望,因此法軍迅速向阿拉伯半島開拔。其實英國人意圖很明顯,就是讓法軍防守印度的西北部,防止中**隊從西北部進入印度次大陸。
撤退到印度的10萬英軍,自然要加入印度的防守,其兵力迅速在沿海地帶布防。由于英軍在印度的主力部隊大都部署在北方,東南部及南部沿海地帶兵力不多。可是馬來半島失守后,印度東南部及南部沿海地帶便成為薄弱環節,好在馬來半島英軍及時撤到印度,萬無形之中彌補了戰略上的不足。其實英國人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如果一開始英國聽從美國人的意見,放棄澳大利亞集中力量防御印度次大陸,或許就不會出現現在的情況。本來鄧子軒的計劃是,完成南洋戰略后,便準備向美洲大陸發動攻勢,待完成美洲戰略后,在回過頭來拿下印度次大陸,最后是阿拉伯半島。然而,戰局的巨大變化,讓鄧子軒看到了迅速解決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的契機。
而這個戰略契機完全是英國人造成的,他把jing銳的陸軍布放在印度,把大西洋主力艦隊部署在澳大利亞,以為可以取長補短,什么都不想丟,魚和熊掌都想要,天底下哪有這么好事情。英國人以為中**隊即便發動攻勢,一定要從陸地進攻,因此他把重兵全部部署在印度東北方向,并保證印度的防御穩固,以其保證印度的安全。
由于英海軍在印度洋的作戰艦只不足,由此給中**隊創造了在海上發動登陸作戰的條件,而在英帕爾防線發動攻勢,意在拖住英軍的重兵,掩護海上的登陸部隊出其不意出現在印度西南部的孟買。如果中**隊在印度孟買登陸成功,英軍在英帕爾防線就失去作用。目前英軍在印度的總兵力達到35人,英聯邦的軍隊也就是以印度人組成的軍隊有5萬人,因此英國人認為印度次大陸暫時無憂。
.-
“
.-。)
ps:機會來了是不會放過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