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1/1)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海外又稱大漢民族之學為“漢學”,考據學雖然證實“漢學”一詞至遲在南宋已較常見,狹義所指為兩漢時期的經學學術思想,而漢代人研究經學著重于名物、于訓詁,后世因稱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但海外所指漢學,或者又可理解為漢民族之學,即對中國的研究,尤特指關于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囊括中華六藝五術范疇。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五術指:山、醫、卜、命、相等五術。
“國學“,更有寬泛的解釋。如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統統收于國學囊中,如此,則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都能統稱為“國學”,其中除了佛教是外來宗教,基本全是誕生于中華本土,所以,國學又稱為“中國學”、漢學。
國學是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產生的名詞,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必多說,學術上的時代主題是西學東漸。此前中國的舊學在現代文明面前一敗涂地,曾國藩繼承明儒傳統,身體力行,通經致用,后來又有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力圖調和傳統與現實的陰陽關系。后來學術界興起“整理國故”的熱潮,雖然與當時歷史條件看似不協調,實則是有深刻歷史理性的。提出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當時不但提出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提出要恢復兩漢經學,這看似極為矛盾,其實正是魏源的高人之處,此后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則。
當時國人有一種全盤否定國粹的傾向,外國來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而看新文化運動闖將之一胡適,則在介紹杜威的實踐主義時同時講授中國哲學史。當時的歷史氛圍下,國學概念產生后其意義內涵自然較復雜,包括傳統官方民間各種學問、藝術、技藝等,但在狹義上,國學之范圍不脫經史子集四部,同時四部中又以經學為首。
今人對國學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覺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國學,對于樸學之類幾無任何概念。舉例來說,治國學先從經學開始,經,古稱六經或六藝,后世經歷秦火,幾經輾轉,乃最終定為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周易》以占筮之書,歷秦火而獨存,沒有被焚禁過,六經之中其他經書及六國史書之類都在焚書坑儒中被焚,后在漢初由官方整理尋找,從故秦博士伏生這些人那里按他們的背誦記述重新補足,與原書多不一致,同時又有魯恭王壞孔子家壁發現壁中書,及后世劉歆于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經”,雖有經學家的今古文之爭,古文家又因偽造部分經書而被詬病,后東漢鄭玄調和今古文,又經王弼、王肅諸人,今古文之爭漸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風氣解經,西漢尚災異,故董仲舒等人講公羊學言災變,京房易學講卦氣;東漢流行讖緯,鄭玄乃兼注緯書;魏晉尚玄,乃有調和儒道之努力,論四本、崇有、貴無以至有將無同之論,說《易》者多采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襲并整理,孔穎達箋注群經,為當時經學南北融合作出貢獻。
宋明時易學繼陳摶而有邵雍,后朱熹采易圖講易,重在義理,此時理學產生,又者經歷隋唐,經學受到禪宗影響,又進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極、氣、理、性之說遍及人心,此時經學離孔子所治經已漸遠,至王陽明“心學”則更是采佛家大乘精義。清朝文字獄大興,考據樸學大興,乾嘉年間尤盛,納蘭《通志堂經解》之后,諸家整理經學文字勘定版本,并作正義箋疏,焦循、錢大昕、阮元等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則又啟今古文之爭,又有南海先生康有為作《新學偽經考》,當時章太炎、劉師培諸人,遂爭演愈烈。通經學史,還須知道經學背后的政治因素,如漢代治經是士族壟斷仕途的方法,注經便是掌握話語權,乃造出儼然春秋貴族一般的世代簪纓之巨族,在晉以后士族遂成為超越皇權的勢力,至有“王馬共天下”之說。
今古文之爭更牽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總而言之,經學中問題錯綜復雜,而只有治經學后,才能遍及群書,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經學,不會《爾雅》、《說文解字》訓詁音韻之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