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級戰列巡洋艦一覽(1/2)
?注:未完成的戰列艦,如獅級戰列艦(Lionclass)不包括在內。
1.前無畏艦(1882-1906)
前無畏艦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間建造的戰艦的統稱。它取代鐵甲艦,成為各國海軍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紀初被無畏艦所取代。前無畏艦裝有作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種或以上的輕型武器,外覆強化鋼制裝甲,配有燃煤蒸汽機。
在1890年代,各國海軍開始以英國莊嚴級戰艦作為藍本建造新型戰艦。德國、日本和美國等新興海軍強國以前無畏艦為骨干,大力擴充艦隊。面對新興力量的威脅,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亦以擴充艦隊作為回應。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戰艦數量大增,新戰艦的外表亦十分相似。
2.1無畏號戰列艦(HMSDreadnought)(1906)
無畏號(英語:HMSDreadnought),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種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它遠優于同時期的同類軍艦。
(1)設計背景
19世紀,艦載火炮的射程與射速有限,各海軍強國的戰列艦通常混裝兩種以上的主炮,高射速小口徑炮(6-10英寸)彌補高射程大口徑炮(12英寸)的不足。
20世紀初,艦載火炮的射速射程和準度已明顯改善,混裝大小火炮反而變為缺點。因為不同口徑炮有不同彈道和射速,這增添彈著點觀測和火力控制的復雜和困難,拖累了射速和命中率。此一缺點在1905年的對馬海峽海戰尤其表現明顯。
1903年,意大利、美國、英國的海軍皆已傾向統一主炮,取消小炮,增加大炮數量,目的是以火力強大的長射程齊射來提高命中率和摧毀率。當時,火力控制系統漸趨成熟實用,更促成其可行性。
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爵士(SirJohnFisher)于1904年出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他組成委員會提出新型戰列艦的設計方案:12英寸主炮10門、蒸汽輪機能以21節高速長時間行駛。意圖以一致的大口徑火炮與高航速去主導海戰。此即無畏號。費雪稱之為“煮老的雞蛋”,“因為它不可能被擊碎”。
(2)設計特點
無畏號為長艏的樓船,取消一般戰列艦的船艏水下撞角。其最大不同是“全重型炮(All-Big-Gun)”,十門主炮都是12英寸口徑,分成五座雙聯裝炮塔。艏艉各一座,舯部艦體中心線一座,在鍋爐艙后方;兩舷對稱各一座,在二個鍋爐艙之間。因此,單側舷火力最大為主炮八門,向前火力最大為主炮六門,各主炮射擊性能一致并配合火力控制系統,無畏號整體攻擊火力大幅提升。副炮口徑僅三英寸以下,用以防御小型魚雷艇等(注:“艏”音同首,造船工程學的船首;“舯”音同中,指船中央部份;“艉”音同尾,指船尾部)。
無畏號是大型戰艦第一個使用了四臺蒸汽渦輪推進機組,功率大于舊式往復式蒸汽機組,其21節的最高航速超過既有的任何戰列艦。長時間高速行駛的可靠性也很好。
無畏號的全面防御能力不下于任何戰艦,裝甲以表面硬化處理,重要部位的厚度高達11英寸。水線下的水密艙不設橫向聯絡門,以加強水密結構,提高抗沉能力。該型戰艦建造一艘:無畏號
2.2柏勒羅豐級戰列艦(Bellerophonclass)(1907)(同級艦3艘)
柏勒羅豐號(HMSBellerophon)
壯麗號(HMSSuperb)
魯莽號(HMSTemeraire)此型為無畏號的改進量產型。
2.3圣文森特級戰列艦()(1908-1909)(同級艦3艘)
圣文森特號()
科林伍德號(HMSCollingood)
前衛號(HMSVanguard)
2.4海王星級戰列艦(Neptuneclass)(1909)(同級艦1艘)
海王星號(HMSNeptune)
海王星號戰列艦是英國設計建造的一艘戰列艦。
海王星號戰列艦1909年1月開工。該艦明顯改變了以往英國無畏型戰列艦的主炮炮塔的布局形式,艦體舯部P、Q炮塔呈階梯狀布置在艦體兩舷,炮塔轉動一定角度時可向另一舷射擊,但反向射角不大,射界有限。艦體艉部X、Y炮塔采用背負式布置,但是由于炮塔防護較以往英國戰列艦沒有明顯提高,兩座炮塔容易連帶受損。為保持重心,上層建筑被隔成三個部分由小艇飛橋連接,更造成火炮射界不良,服役后拆除。
英國政府1908年度預算為平衡財政赤字,只批準海軍建造一艘海王星號(Neptune)戰列艦。由于意識到德國海軍與日俱增的威脅,1909年英國緊急追加撥款,以海王星號為藍本,建造了兩艘改進型——巨人級戰列艦。海王星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了日德蘭海戰,戰爭結束后,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該艦退役解體。
性能數據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19,680噸;滿載排水量22,7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