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聰明’的公主(1/2)
搞破壞比建設容易。
尤其是對龐大的大明而言,讓大廈傾覆有困難,但讓局部動蕩卻很容易。
比如說,深受主家苛待、打殺的‘養子’,在‘養子擁有繼承權’的風波越演越烈之下,不聽話了。
武清縣有養子勾結外人,沖進主家打砸搶燒。
個例發生后,武清縣的主家們對名下的‘養子’管束越發嚴厲。不聽話地直接打死。
武清縣的養子們紛紛出逃。春耕在即,主家名下成千上萬畝良田需要人耕作,‘養子’的出逃讓給主家們造成不小的麻煩。在律法上,養子不是奴仆,養子逃走他們無法報官抓捕。
武清縣地處京師和天津往來的要道。天津港的繁華讓武清縣地價飛漲,官員、勛貴高門紛紛來此置業。他們對胡鬧的陛下怨聲載道。
然而,在人患不斷的正德元年,‘養子’鬧出的還算是小事。京官們沒空在意武清縣發生小事。
新老兩派官員們從拐彎抹角開罵,發展到當面罵街;丟了兒子的官員滿京城尋找蛛絲馬跡;會試最后的策論題引起上下震蕩;殿試結束后,研究院、醫學院、軍校同時開始招生,有士子們在會場拉出抵制的橫幅……
除了極少數的人,大家都沒意識到,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暗中推動局勢發展。
軍機處的注意力放在軍校招生,這關系到文武并舉的大勢。剛回京、身體不好的定西侯抱恙出席招生。
雖沒有覺察到暗中的危險,可馬文升、彭清、許進等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在清河縣發生的民變后,他們從京師附近的山西、山東、河南三處調集了軍隊戍衛在京師外城。
有十五萬京營士兵、三地共計二十萬人的地方隊伍。軍機處確信,就算也先復活也攻不下京師。
在武清縣踩點的趙先生大喜。天道不公,但天道也會給人一線生機。朝廷竟然把三地靠近京師的軍隊調走了!
“我等在武清起事后,可一路南下從河間轉至山東。山東多山、多金。尤其是魯西等地百姓困苦,可以隨時補充兵源。”趙先生意氣奮發,頗有指點江山之意。
“山西的軍隊也調到了京師。我等也可繞道山西。”趙先生體內的血液在沸騰,“官兵勢強,我等一開始要避其鋒芒。等壯大了起義隊伍,才可轉戰州縣。”
劉六抱拳:“我等全聽先生的。”
猜到了一點點頭緒的劉健,又找弘治帝嘮嗑了。
弘治帝也鬧不明白兒子在干什么。反正一定不會有好事。
“朕有時覺得,照兒就是太祖轉世。”弘治帝認為兒子膽子太大了。永樂帝都未必有兒子的魄力。只有在亂世中建國的太祖,才能壓他一頭。
劉健大拍馬屁:“陛下能有如今的作為,離不開太上皇十幾年間的殫精竭慮。沒有太上皇打下的好基礎,江山哪容得陛下如此折騰。”
沒有人會傻到在太上皇面前說陛下的不是。
弘治帝哈哈大笑。他就愛聽這話。
“陛下即將大婚,成了親或許就會沉穩一些。”劉健笑道,“雖說如今有了蒸汽船,云南到京師的時日縮短了不少。可陛下大婚是朝廷的頭等大事。賓之也該動身,送女入京待嫁。”
李東陽善謀,劉健也自嘆佛如。陛下放他在千里之外布局,他沒有千里眼能察覺出異樣。還是馬上弄到京師來,至少能從蛛絲馬跡中窺探一二。
新入選內閣的幾位,怕不是賓之的對手啊!等陛下回來,他到底是致仕了,還是留在內閣看戲?
弘治帝一拍腦袋:“朕都忙糊涂了。這么把這事忘了。陳伴伴,讓人給孟艮府發電,讓李閣老盡快回京準備大婚事宜。”
陳寬領命躬身離去。
劉健達到目的,繼續和弘治帝喝茶聊天。聊聊在河套的孫子,在吐魯番當總督的見聞。
沒多久,陳寬慌慌張張地跑回來。
“太上皇,仁和大長公主又來了。”陳寬苦笑。
太上皇比陛下好說話,不管是皇親宗室、還是官員,都喜歡跑太上皇這里說情。太上皇退位后比在位時還忙。
弘治帝對這位大妹妹頭疼不已:“仁和怎么又來了?”
“大長公主怕是知道了陛下正在回京的途中。”劉健笑瞇瞇地說。
仁和大長公主做下不少犯陛下忌諱的事,陛下看在太上皇的面上沒把大長公主怎么樣。可大長公主也別想從陛下手里要好處。趁著陛下不在京,大長公主不得多多叨擾太上皇,多分得些好處嗎?
弘治帝略有不滿:“前幾日才把武清縣二百頃良田給她。她還想要什么?仁和手里的田地不少了,不怕到時連田賦都交不起嗎?”
宗室皇親無需繳納田賦。可一旦取消了免稅權,他們得和天下人一樣交稅。弘治帝是看出來了,不管他如何反對,臭小子是一定要把免稅權取消的。
唯一的一個兒子,還是有點小本事的兒子。當爹的除了支持還能怎樣?
“皇兄,妹妹家五位兒子都沒出息!”仁和大長公主一入殿就開始大哭,“達不到醫學院招生的要求也就罷了,連軍校的招生都沒能通過。”
弘治帝心中一嘆。
軍機處為了軍校,把原屬于五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