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立竿見影的效果(1/2)
劉孝殷切地領著科林·米爾納參觀遼東都司的電報處。這位外來的傳教士是藥廠的第一功臣。
此前無論他如何吶喊集資入股,戶部不搭理他;官員們一金、兩金的應付他;各地布政使司好似商量好了似的,都給了一百金意思意思。劉孝氣歪了嘴,都當他叫花子打發呢!
神父許諾資助十萬金的消息傳出去,就像平靜的湖面扔出一顆大石子。
正月十五之前,杭州府的皇家錢莊收到龍虎山送來的十萬金。
位于中都鳳陽的龍興寺召開天下佛道大會。大會結束后,各地寺廟集十五萬金資助藥廠。并有一千名懂醫術的僧人報考醫學院。
留都南京的凈覺寺資助五萬金。凈覺寺是太祖敕建的伊教寺宇。伊教的色目人曾經幫助過太祖建國,太祖對他們回以厚待。
京師大能仁寺資助五萬金,并派出一百位喇嘛考醫學院。
明朝的首座以現代化制藥理念開辦的藥廠,同時收到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教的資助。
這番盛景是朱壽也沒預料到的。
放眼此時的世界,能讓伊教和基督教和平共處的只有明朝了。這點,絕對能在將來的武宗實錄中大書特書。
被正名的羅教也資助了五萬金。羅教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和白蓮教爭奪信徒,并在基層擁護朱氏皇朝的統治。羅教本身并沒有收入,信徒幾乎都是窮人。這五萬金出自朱壽的小金庫。羅教也號召精通醫術的信徒報考。可惜自身資歷淺,報考的信徒一只手也數的過來。
連創立沒幾年的羅教都資助了五萬金,其他人也坐不住了。
京師保明皇姑寺資助一百金,并在戶部宗教司備案了西大乘教。一百金雖不起眼,對于只有比丘尼的保皇寺來說算得上很大一筆。
可惜后世有點小名氣的黃天教、聞香教、弘陽教、三一教還沒創立,說不得還會多幾筆資助。
京師的山西同鄉館、江西同鄉館、浙江同鄉館等多個由地方籍商人組成的同鄉館紛紛解囊。每家統一捐一千金聊表心意。商人們經過新皇的多次‘調教’,越來越好做人了。
跟著新皇發橫財的遼王大手一揮,拋出一萬金,世人側目。宗室們真有錢,前腳剛捐,后腳又捐了。
不管有錢沒錢,為了面子也要捐。宗室、勛貴、皇親、官員或多或少都參與了藥廠的捐助。
面對鋪天蓋地的捐獻,戶部尚書韓文咬咬牙,頂住各方的壓力,厚著臉皮沒有任何表示。
金本位改革后的十五萬金,可是早前的75萬兩白銀!相當于國庫好幾個月的稅收。新皇賺錢的本事大,花錢的本事更大。光是提高官員俸祿一項,就能讓稅銀急劇減少。
戶部可沒閑錢對外撐面子。有禍害在,面子是什么?
一收到四面八方的捐助,朱壽馬上更改了原定計劃。讓電報處通電各處:藥廠出品的所有藥品,永遠只賣成本價。愿天下百姓都能看得起病,得到及時的醫治。
別人說這話,一定沒人信。新皇的話,所有人都信。
新皇曾許諾讓天下百姓吃的飽飯。歷朝歷代無人可及。可是,在高產作物、綠肥、勸農官教導耕種技巧后,沒幾年便應諾了。只要農戶不懶散、官府有所作為,人人都能吃上一口飽飯。
光憑這一點,新皇的皇位妥妥的穩。這也是文官交權、武官聽命、商人敢怒不敢言、宗室安靜如雞的根本原因。大明一萬萬人口,支持新皇的至少有九千萬人。任何人和勢力都無法把新皇趕下臺。
對外無條件捐助十萬金,是教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記錄。可科林·米爾很高興。大明敞開懷抱,不但接受他的傳教,還讓他見識了大明的神術。
后世發達的西方世界,有過很長一段愚昧時期。當來自華夏的雨傘第一次在英國使用時,大家都覺得是怪物,用石頭砸撐傘的人。和雨傘相比,自行車、電動車、熱氣球、路燈、電話、電報只能用神話來解釋。
作為回禮,大明回贈教會千輛自行車、數百熱氣球,并送了一套醫典給教會。
科林·米爾相信,當神奇的物品送到教皇的手中,教會的聲望必將如日升天。
“陛下,神父敢許諾十萬金,看來葡萄牙在海外找到金礦的傳言屬實。”年輕的南京水師指揮汪洋難掩喜色。
東廠廠督王岳笑瞇瞇地問:“東廠有不少好手,定能從神父口中獲得金礦的所在地。”
被京師同僚暗示寸步不離新皇的王鑒之,心里盤算著朝廷撈幾成好處。朝中官員普遍保守,并不贊成新皇征戰世界。面對新皇的強勢,大家也不反對。于是,新皇把海外的一部分利益分給宗室和勛貴,換取他們的支持。
王鑒之算是官員中的少壯派,屬于支持出海的一系。少壯派很想插一腳,不滿足干看著眼熱。
新皇強勢打壓文官集團,原本的江西幫、江南幫等轉入暗中。天理即人欲,人類喜歡抱團。朝廷又出現了新的派別:少壯派、老成派兩派。兩派的官員并以年齡、官職區分,而是用接受新政的程度區別。
兩派政治觀點不分是非對錯。老成派看家,維持朝廷的運轉。少壯派對外,擴展大明版圖、意圖奪取更大的利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