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陛下缺錢了(1/2)
‘皇帝一言九鼎’,在剛到明朝的朱壽眼里,就是一則虛假廣告。換到如今,這句話的含金量至少達到14k。
“陛下提倡依《大明律》治國。可您取消入考的限制,這有些自相矛盾。”屠滽好言好語地規勸,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朱壽呵呵一笑:“《大明律》有這一條?屠公您確定?”
話音剛落,便聽到電話另一端的翻書聲。
“陛下何時把‘娼優隸卒及其子孫不得入考’的律法刪去?”劉健詫異。
“新版《大明律》經過內閣復核的,劉公當時沒發現?”朱壽笑答。內閣沒認真復核,他能怎么辦?
一旁出席電話廷議的顧佐用眼神詢問王鑒之、楊珠。這兩位共同參與重修大明律。
楊珠一臉茫然,王鑒之苦笑。能說當時修訂了不下十次,核查最后一版時,司禮監的公公一直在催促,大家全都頭暈腦脹了嗎?
陛下……算計了他們。
劉健哼哼幾聲,算是認栽。“陛下,您就鬧騰吧!”
“劉公吶,您說朕鬧騰,朕鬧騰誰呢?唐朝鬧騰科舉,為的是打擊門閥勢力。科舉一舉打破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唐朝人才輩出,而五姓七望、世家門閥走向末路。”朱壽長吁一口氣,“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狀元的兒子也未必是讀書的料。您翻遍大明,有哪家能保證代代取仕當官的?”
劉健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保持心平氣和。但每次只要和新皇多說幾句,他就忍不住想發火。
劉健把電話扔給屠滽,不想再聽到新皇厚顏無恥的聲音。
“陛下……”屠滽想說些什么。
朱壽搶話:“識時務者為俊杰。朕想打壓商人,可大明百姓生活所需的糧食、布匹、油鹽醬醋茶都需要商人。朕在大勢之下妥協。連朕都妥協了,諸公還在堅持什么?”
“……”
新皇對商人妥協?
連他們也無法終止的食鹽零售、糧食最低收購價算什么?!
糧商不敢在國內倒騰糧價;鹽商被開遍大明各地的酒醋面局逼得遠走關外;布商乖乖地在皇家研究院門口排隊,拿著金銀幣等待購買紡織機。
新皇高舉依法治國的旗幟,商人們最為擁護。在《大明律·商律》的保護下,他們才能免遭新皇的進一步‘迫害’。
“陛下……”屠滽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書香門第、官宦子弟想要過關斬將出現在會試,都不容易。其他人更難。除了讓更多的百姓送孩子讀書,沒什么壞處。娼優隸卒的子孫能中進士的可能性極低。
陛下為了這等小事和朝臣們耍心機,也是難為陛下了。
朱壽自顧自地道:“曾經商人子弟不得科舉。可時代進步了,士農工商早之間的壁壘被打破。天下有多少官員是通過納糧、納銀當上官的?排在最末位的商人只要手頭有銀有糧,就能一下子擁有官身。而你們呢?不但不反對納糧捐監這種毀國本的政策,反而還大力支持!商人能翻身,娼優隸卒的子孫就不能翻身?”
“諸公講點道理好吧!別因為對方沒好處送你們就雙標!”
在文華殿參加廷議的官員:“……”
“陛下……”屠滽發急。
朱壽再次搶話:“別說娼優隸卒是下九流。太祖也是下九流出身,照樣開創朱明王朝,受天下人跪拜!”
“……”
“喂喂喂!為何不回話了?坐在龍椅上的人制定規則。有能力把朕拉下來,規則你們來定。如果拉不下朕,那就乖乖聽話。朕總比元朝皇帝英明吧?文人士子在元朝做官的不少,明初江南名士對元朝還念念不忘!朕就不信比不過元皇。”
“……”
在朱壽身邊旁聽的顧佐等人神色陰沉,都指揮使楊玉等武官們一臉同情。和新皇相處久了,遼東武官們越來越感受到新皇對他們的偏愛。
文華殿內,謝遷吐了口氣問周圍人,“是當眾挨廷杖難受,還是被陛下冷嘲熱諷更難受?”
陛下的嘴巴比廷杖更可怕。
劉健揉揉青筋跳動的太陽穴,開門見山地問,“陛下過年不回京,是為了接待遠方來客嗎?”
朱壽眉頭一挑。旅順口被東廠接管,劉健怎么知道的?晉王露的口風?
“怎么了!你們有意見?元朝皇帝能同意天主教在京師修建教堂、傳教,朕連這點胸襟都沒有嗎?大明還不如元朝了!”朱壽生氣地掛斷電話。
“……”
文華殿內寂靜無聲。陛下這上綱上線的,能不能講點理?
禮部尚書石瑤詢問左右侍郎,著人從文淵閣取來前朝遺留的蒙文《圣經》。“兩百年前的確有外國人在京師傳教。主教孟高維諾辭世后無人接任主教,天主教漸漸勢弱,隨元朝一起湮滅。”
秦王認真翻閱當年的記載:“孟高維諾主教來自意大利邦國?遼東上演的《歐洲簡史》劇提到過,歐洲的貿易被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壟斷。意大利人知道來京師的海路,難道西廠一直與意大利人做生意?”
西廠的事,別說想去海外闖一闖的宗室感興趣,軍機處、內閣對它的興趣一直有增無減。大明的改天換日,離不開陛下從海外弄回源源不斷的金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